王君老师的导入,一如既往的简洁,她先让学生说一些形容成熟男性美的词语,学生说:高大威猛,智慧通达,身手矫健,临危不乱。王老师一句切入正题:“今天我们在《背影》中会看到另外一个中年男人,也许和大家的期待不一样,请大家打开课文朗读,并思考:《背影》是一篇写什么的散文? ”
学生读完之后纷纷说是写父爱的,写儿子对父亲的爱的。于是王老师将文章聚焦于写父爱的段落,也就是买橘子那段。王老师先请一位学生朗读这段,读完之后,王老师问学生读出了什么,学生说读出了父亲的爱。王老师再追问是什么样的爱,学生就开始贴标签了,说是伟大的爱,无私的爱,无微不至的爱。这种情形,我想老师们都遇到过。或许在自己的课堂上,老师们都会去矫正。但是,在公开课上,要引导一个这样的学生去贴近文本,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王老师并没有避开,而是强力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手把手的教学生去咬文嚼字,搀扶着学生在文本中去走一遭。虽然走的过程非常艰难,但是对学生的帮助却非常大。
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蹒跚”、“爬”这些词语,并强调父亲爬的动作一一手“攀着”,脚“向上缩”,身体“向左微倾”,而且身体肥胖,还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样臃肿的衣服。让学生体会这样的身材,这样的穿着,这样的动作,父亲是怎样去爱?是无微不至的去爱吗?
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终于抛掉了“伟大、无私、无微不至”这些标签,开始认真思考、用心感悟,然后说父亲是努力的去爱,竭尽全力的去爱。
王老师进行总结,说父亲竭尽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体能。买橘子本来是一件平常事,但是对于父亲却成了一件需要竭尽全力才能完成的事,所以这件事就感人了。
在王老师搀扶着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一遭之后,学生开始贴着语言去分析感悟,开始关注那些最细微的环节,比如:父亲自己穿着布棉袍,却用紫毛大衣给我铺座位。父亲一再嘱托茶房,再三叮嘱我。
在“读父”这个环节的结尾,王老师让同学们深情朗读他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爸爸的爱是那再三的再三的叮嘱/唠叨一千遍一万遍/还是不放心/爸爸的爱是那件黑布的大马褂和深青布棉袍/不帅不酷/却模糊了我的泪眼 /爸爸的爱是那件紫毛大衣/披在儿子的身上/自己穿的/却是布马褂布棉袍/爸爸的爱是那靠门的座位/千挑万拣/一路上都牵着爸爸的视线/爸爸的爱是那蹒跚的脚步/是辛苦地走努力地爬/衰老笨拙迟缓/一点也不矫健/爸爸的爱/是那堆朱红的橘子/像跳在冬天里的/一堆小小火焰。
接下来,王老师用一个问题,很自然地讲学生的目光聚焦于儿子身上:“父亲的爱,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理解吗?接受吗?请你咬文嚼字,从字里行间来体味。”学生找出了很多儿子不理解父亲的语句。然后,王老师引导学生聚焦于文章最后一段父亲给儿子的信中的矛盾之处,出事,背影的背后,朱自清和父亲几十年的矛盾,让学生谈谈自己从《背影》中还读出了什么,学生说读出了爱是艰难的,读出了人生的苦痛,读出了男人的不容易,读出了爱是一种忍耐,读出了爱的无言。王老师出示了自己写的感悟:
身处乱世的凄惶
家道中落的伤感
母亲离世的悲凉
事业衰颓的辛酸
父子生隙的隐痛
送子远行的牵挂
无涯代沟的尴尬
年事渐高的颓唐
死期将至的惶恐
……
一个时代的风雨飘摇
一个家庭的凋零没落
一对父子的情感战争
一个男人的事业败退……
同时大屏幕出示“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这几个字,告诉同学们这篇散文很浅,也很深,经历越多,懂得越多,让学生课下慢慢的去悟。
我们教《背影》,往往着眼于父爱的伟大,王君老师却挖掘出了父爱的非同寻常:爱是担当,是责任,是无私,是奉献……爱同时也是误解,是等待,是妥协,是包容……《背影》的价值,并非写出了爱的伟大,而是写出了人性的不完美,和爱的不完美。让孩子通过《背影》,初步感受到父爱的艰难,父子情怀融合的艰难,对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比单纯的说父爱之伟大,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