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买了《知行合一 王阳明》这本书,对王阳明一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对他的了解也还只是浮于表面,前几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浙江大学董平教授讲解的《传奇王阳明》,更进一步的了解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成就。
王阳明从小就跟其他小孩子不一样,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奇特”,从小就立志做圣人,这个志向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十五岁就只身一人到边关要塞去考察,在边塞生活了一个多月,在那段期间还练得一身好箭术。王阳明是一个有想法就会去做,并且做好的人,这一点从后面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
学习兵法,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去实践,怎么实践呢?等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就和他们用瓜子花生布阵,一起演练军事战略。
17岁结婚,在结婚当天和一个老者聊天谈话竟然忘了自己当天结婚,换作是其他人结婚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呢?
结婚了以后又开始安心读书,发现自己的字写得不太好,就潜心练字,又成了一个书法家!认定了一件事情就去做,还要做到最好!
学习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不光是理解,对于不懂的还要实践,于是成天盯着竹子看,一直坚持了七天,最后因为一场大病而告终,为他以后另辟蹊径创造心学埋下了种子。
二十二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没考中。八方好友都来安慰他,他却不伤心,觉得无所谓,他说道:没考上我不觉得可耻,如果因为没考上,而一蹶不振,伤心难过才可耻!多么奇特睿智的王阳明,眼界宽,看待事情的态度不一样,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王阳明面对挫折困境的时候,他都会积极的去面对,正是这种心态让他度过了一系列在生死边缘的磨难。
二十五岁,再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还是没考中,二十八岁继续考,这次考中了,进入了朝廷做了兵部的一个官。
后来因为卷入了朝廷太监刘瑾的事件,被惨痛的打了四十大板,命都差点没了,王阳明预料到他上书后可能会有不好的结果,但坚持上书,是不能违背做圣人的心。圣人会做的事,他也要去做。
还剩一口气被拖入了大牢,面对黑黢黢的大牢,一般人可能已经精神崩溃,但王阳明想起了司马迁,在牢里受了残忍酷刑写出了史记,还有一系列都在牢里受过磨难的人都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打倒,于是王阳明也开始重新振作,给一起关在牢里的人讲学。
呆在牢里七八个月之后,对于他的处罚结果下来了,把他发配到龙场做驿丞,也就是所谓的招待所所长。但是太监刘瑾怎么能轻易放过他的小命呢?派锦衣卫的杀手一路尾随,找个机会取了他的性命。
王阳明逃到钱塘江的江边时,觉得无路可走,留下绝命诗,跳入江河里了,他不知道他跳下去是生还是死。但老天爷没有让他死,被一艘商船救上来了。
经过一番流浪,王阳明得高人指点还是来到了他的发配地龙场,这个地方生存环境恶劣,王阳明到达这个地方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有自己动手搭了一个茅草屋,不能遮风挡雨,在考察周边环境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山洞,于是王阳明搬到了这个山洞居住。
这个山洞比茅草屋好多了,至少能遮风挡雨,王阳明也想到孔夫子说过的一句话,“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九夷就是未开化之少数民族。
王阳明此时的境况不就是圣人所遇到的状况吗?于是王明阳住在这山洞里觉得好多了,还给这山洞取了个名字:阳明小洞天。
试问要是我们沦落到阳明那样的生存环境,还会有他那样乐观面对困境的积极精神吗?只因为他心中有圣人之道,大家出来工作奔波难免会住一些房屋破旧简陋的住处,我们的境况比阳明好多了,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只要我们内心是积极阳光的,还会嫌弃它的简陋吗?就如圣人所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呢?
住处的地方是解决了,可是水土不服的情况又出现了,阳明的身体状况还好,但是三个随从因为水土不服病倒了,本来三个随从是来帮助阳明的,反过来阳明还要照顾他们。
阳明每天自己砍柴、烧火、做饭,还要喂他们吃饭,还要逗他们开心,给他们讲故事。因为这样他们的病才能快点好起来。阳明先生真的是一个解决困难的高手啊!他从来都没有因为任何困难抱怨消极过,有什么困难都是自己去解决!
后来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因为带的干粮快吃完了,面临断粮的问题,于是阳明自己开垦了一块地,跟当地的居民学起种地来,以获取生活所需的粮食,在这样的情况下,阳明就和当地的居民熟悉了起来。
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学习阳明先生的乐观积极、处理问题的能力、执行能力,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打倒不了他!
后来被流放的官员老爸带着两个儿子路过龙场,因为这里恶劣的环境丢掉了生命,阳明亲手埋葬了他们,这个对阳明的触动很大,生存、死亡、圣人之道到底是什么呢?他开始思考起来。
在一天的夜晚,阳明突然顿悟了他的圣人之道,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圣人之道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根据董平教授的解释来看: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我的心灵状态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自私的,灰暗的,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无私的,是光明的,这个世界也会变得宽阔光明无私。
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心灵态度决定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和世界的交往方式。
老师讲了一个成语:疑人窃斧,某家的斧子被偷了,他怀疑邻居的小伙子偷了他的斧子,每次他看到那个小伙子的时候,怎么看都像他偷了斧子。第二天他的斧子在自家找到了,又看到小伙子,怎么看他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其实都是心里因素在作怪,你心里想看到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杜甫很有名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伤感的时候你看到花都掉泪,离别的时候看到鸟儿飞都觉得惊心。这个世界什么样,都取决了你的心灵状态!你得心灵状态又直接影响了你的行为!
阳明悟出了他的心学之后,就不断给当地人讲学,名气越来越大,阳明就开始了他的升职之旅。
先是被派到庐陵这个地方做地方父母官,虽然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却能把很多棘手的问题都给解决了。阳明的这些智慧也不是凭空来的,都是以前所学的和积累的经验派上用场了。
用董平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知识不仅仅只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知识一定要还原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知识的价值,这就是知行合一,最重要的内涵!
现在的我们虽然做不到阳明先生那样伟大的程度,但我们可以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积累知识和经验,总有一天会运用得上的。如果你喜欢,你想,你就会去不断学习积累,等有机会把你所学的运用起来,你又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知行合一,知是开端,知道你要做什么事情,行是把要做的事情实践起来,又能把知进一步升华,就是知的完结。
比如你想写字,就是知,你拿起笔写字,就是行,在行的过程中你收获了如何写字能把字写得漂亮,总结出了自己的技巧,就是知的完结。
阳明先生用他的“知行合一”处理了一系列庐陵的麻烦和困难,朝廷下令派他去另外一个地方上任,其实就是让他去剿匪。
王阳明利用他的智慧,成功的平定了匪患和造反,这个过程不再细说。接下来继续讲解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进一步理解!
知行合一,“知”阳明先生把他定义为“良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做事,做得几分,是尽心尽意去做,还是假心假意去做,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去做,还是真真切切去做,旁人可能不一定十分清楚,但你自己会非常清楚。这个就是内在的良知,正因为有内心的良知,我们才真正会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恶的,真正糟糕的问题,不在于良知懂不懂得判断,而是在于我们每个人,不按照自己良知交道去做,这就是知行不合一!(我们时常会被利益、私心、诱惑蒙蔽了内心的良知,做出错误的事情)
如果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就不会犯错,才能真正摆脱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从而进入圣人的境界。
虽说我们不能达到圣人那么高尚,但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常反省自己。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希望自己更优秀,能力更强,可是我们说的和做的却完全不一样,比如工作,你如果遵从自己的内心,就会认真的对待工作,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最重要的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大多数人,内心想着要变得有价值,更有能力,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却也偷懒、混日子、这都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大多人还觉得这理所当然!这就是上面说的真正糟糕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得学会不让无关紧要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内心。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你的态度也不一样。如果时常被周围的事情困扰自己的内心,你就不能正确客观的去分析问题的本质了!
我们时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脾气、叹息、烦躁困扰,处于这种情绪中,如果你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这种情绪会持续的影响你!下次遇到同样情况,你还是会这样!
所以处理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从心出发,就如我在前面说的那样,如果你的内心是宽阔、光明、无私的,你的世界也是宽阔、光明、无私的,遇到问题不要马上让负面情绪干扰了你的内心,而是理性的去分析问题!大部分的问题都有办法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就顺其自然!最重要的就是要记住,不能让这些问题一直占据你的内心!
这里还是利用董平教授的一句话结尾:他说他曾经在央视看到一个广告,一个小女孩在她家乡的草原跳舞,跳着跳着背景就转换到了光彩夺目的舞台,最后出来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要给自己的内心设限,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事情,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你一定会收获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