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下雨有点冷,我突然想起一条很久没有穿过的白裤子,于是就去衣帽间寻找那条久违的裤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整理了,架子上、地上、到处都是凌乱的衣服、鞋、包包等各种杂物。有的已经过时,可一直没舍得扔,总觉得还会流行。有的衣服吊牌还在,可我却不记得什么时候买的了。一次都没有背过的包包,还有那为了参加某个活动只穿过一次的礼服,上面都集满了灰尘。
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在她写的《断舍离》一书中,就有明确的答案。书中说:收拾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重点,而是要问“这个东西适合现在的自己吗”。换句话说,断舍离真正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我们自己。
1.断舍掉和当下的自己无关的东西。那些很久没用过的东西要扔了吗?好可惜啊。还能用吧?是不是每次收拾东西的时候你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呢?即使是当下并不适合自己的或者已经好久没有用过的也舍不得扔,翻出来又收回去,导致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心情。是时候重新考虑我们和物品之间的关系了,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当我们把主语从物品换成我们自己,从想“还能用吧”换成“这个东西适合现在的我吗”扔掉或者送掉那些对如今的自己已然“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比如扔掉不适合自己皮肤或已经过期的化妆品;不在适合当下年龄与气质的衣服;过期的食品或已经坏了的餐具等等。只剩下那些“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你会发现不仅居住环境变得整洁了,就连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舒畅了。可扔东西总会让我们心里有负罪感,作者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要有仪式的对待它们。
2.要有仪式的对待扔掉和送人的东西。扔东西总会让我们的心里有负担,《断舍离》中提到,当我们在扔东西的时候,对我们要扔的东西说声“对不起”“谢谢”把心里的不良情绪表达出来,心里的罪恶感就会减轻一些。扔东西并不是让大家不分青红皂白乱扔一气,而是要把那些我们自己用不上,但别人能用的上的东西转送给能好好用它们的新朋友。这时我们的心里一定会出现一个念头“这样人家会不会嫌弃”。当我们把东西送给朋友的时候,不要盛气凌人的说“我不要了,给你吧!”会让人觉得你高高在上的俯视她。我们可以说“这东西在我这里没办法物尽其用,但是我觉得你会爱惜地使用它,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呢?”另外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再加上一句“如果你不需要了的话,请别想太多,就把它扔掉或是在送人吧。”这样就避免了给对方造成负担。而且我们送人的东西一定是完好无损的,对你要送的人可能会有用的。那些破了的、坏了的、旧了的东西我们选择直接扔掉吧。这一点你学会了吗?
3.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总是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到处都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物品,即使家里的物品堆得快要溢出来,还是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让生活一直再做加法。微信断舍离就是要断掉想要进入家中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到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脱离掉对物品的执念,让我们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通过断舍离让我们只留下必须的物品,让生活从加法转向减法,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也会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综上所述,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我们自己,通过这种方法:1.断舍掉和当下的自己无关的东西。2.要有仪式的对待扔掉和送人的东西。3.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极简生活。
当我们决定一个东西要不要的时候遵从“我需不需要”的原则,把你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换成“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从关注物品转化为关注自我,你的人生就会从内到外焕然一新,达到真正的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