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读《遥远的救世主》,每一次的阅读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之前都是用一篇文章概括一个片段,这次阅读我想通过每个细节的理解来逐步加深自己的思考。对于《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他是集故事 哲学以及商业思维于一体的著作,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一遍看这本书主要是站在故事的立场,但是被深深的哲思蛰伏,现如今我要贯穿几个领域,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完善自己的思考。
对于故事主人公丁元英的说辞,文章开头肖亚文给出了很不错的评价,内体凡胎却拥有非凡人所有的思想,可以说“是魔 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他和常人的思维颠倒,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说的话还都是有道理,和魔一样”,对于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在后文韩楚风和丁元英的对话中你也许可以体会一二,在二人醉酒之后谈到关于文化的事情时,丁元英表达了对文化的看法,我们中华民族以5000年传统文化自居,那么民族文化是什么?“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实物规律的文化”,讲到这里重新提到一点,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境遇其实都是早已经被设定好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是人生处事都是在固有文化的属性之下进行生存发展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在想这是拥有多么洒脱的人才能有如此的思维呢?
在接下来醉酒深入之后,丁元英再次提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他是皇恩浩荡的文化,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是期望救恩的文化”,我们仔细想一下,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人们的思想都是以皇帝 皇天的思想为意志,是一种期望被外界力量救赎的文化,再遇见无法理解的灾难面前,全部理解的就是上天的意志,在佛像前祈祷,在一切心灵的寄托地祈福,其实就是这样文化思想,这也就引出了本文的主题遥远的救世主,救世主是遥远的,真正能救世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站在今天的思想角度,丁元英的这番关于文化的论断其实是违背当前的主流思想,所以韩楚风接下来就说了那句话“我用一个哲人的话给你画个圈,你就在里面好生待着吧,你一出声就会被另一种声音活埋了”,其实正是如此,为什么生活中的丁元英沉默寡言,没有进行过多语言上的表达,对于他而言他的思维格局已经超出了所有文化和世俗的束缚,一切了然于心,看清了所有沉浸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存在,所以一旦多说引来必定是主流思维的声讨,所以就没必要表达,正应了尼采的那句话“更高级别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孤独的人之所以孤独,不是因为他自己想孤独,而是因为实在是没有自己的同类,与其和不明白的人交谈引来百般的讨伐,不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在目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与人之间除了有些表面的交谈之外,关于深层的思考就成了一个人的思想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