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曾经渡过胡适先生的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差不多先生》,文章里虚构了一个叫“差不多先生”的人物,这位先生有一句名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而这位“差不多先生”在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影子,所以胡适写道:“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我好不例外也是一位“差不多先生”就拿蒸包子来说吧,我以前有个执念就是认为差不多就行,发酵粉用多久了对身体不好,所以每次发一盆面,五克装的发酵粉差不多只用半袋,非常笃定的认为时间长一些就会发好,夏天的时候还行,天气凉的季节里,蒸的包子总是发的不是那么满意。还自己给自己找理由说是因为陷大欺底。
回老家婆婆蒸的包子就很松软,表弟媳妇蒸的包子也很好,我就向她们取经,婆婆说蒸两屉包子用五克发酵粉,弟妹更是仔细,她是严格按照一斤面五克发酵粉的配比,每次和面都是上称称重的。
后来刷直播间也是说五克发酵粉活一斤面。后来我也是按照一斤面一袋五克发酵粉,面果然很快就发满盆。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自己的执念成了几年里的困惑。所以说生活中的很多麻烦事都是自己的执念造成的。
还有就是买来新鲜的东西不习惯看说明书,认为看看就能会用,比如用了很多年的电饭锅里的刻度不知道是和量杯配合着用的,平时都是估摸着来的,经常做的量可以控制,一旦来客增量就不太笃定了。
俗话说,人是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的,包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个人的认知在起作用。有些事情可以自由发挥,有些事情必须严谨。
想要好的结果只有从基本上做出改变,不要做“差不多先生”同时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格局,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