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照毕业照。又一个三年即将画上句号。
一年一年,一届一届,时光仿佛是跳跃式到了今天,然的确又是一日一日走到现在。
今天慧的40岁生日。她感慨人生不知不觉就40岁了。
其实还好啊,40岁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澄澈与通悟,生活的视野也将会更宽更有味道的,我们不必和时间较真,不必和青春较真,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有热情,人生有方向,还真的就是永葆青春。
这两日和兄弟姐妹们组中语参第7期的稿件,空隙里重读了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依然是满满的感动和收获。
是的,站到课堂上,人就是课,课就是人,而教学法,无不深深地镌刻上每个人自我成长的痕迹。上天给你的任何一段经历,哪怕当时看来是极端糟糕的经历,也是恩赐,也是点化。这些经历,都决定了你以后以何种心态去解读文本,如何去构建课堂。
在这篇文章中,王君老师在剖析自己教学法的老师。
第一个老师是自己。
她说教学风格的形成,根本无需寻找,无需提炼。怎么活就怎么教,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在课堂上就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呈现灵动是天性,拥有激情是本能。
最感动的是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她说,在课堂上,我面对的那个小孩儿,就是当年一无所依的自己。我爱他们,就是爱我自己。
通过课堂,治疗内心的伤痛,更是呵护自己天性中的善良和阳光。
而激情本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对自我的提醒和呼唤。激情的能量源,来自于生命深处的不妥协不苟且不放弃。激情最终极的表现,就是越来越爱自己,也越来越爱所有的人,越来越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王君老师从农村到县城,到市里,到省里,到北京,人大,清华。再从北京到南方,从清华到清澜山,用她的话说,就是爱野,爱玩,爱折腾,所以折腾出了“玩法就是活法,活法就是教法”。在整理提炼的过程中发现,哪有什么教学法,全是玩法:激活啊,整合啊,修复啊创造啊,提炼啊,点拨啊,任何一种教法,都必然对应着一种玩法和活法。于是,教书的技巧,全是生活的技巧,全是玩的技巧。
第二个老师藏在生活里,藏在文本里。
我们教“书”,“书”也在教我们。
优质的文本,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法。
语文教学,各有各的路子,各有各的门派。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就好,每个都按照自己喜欢的路径奔向语文的怀抱就好。可以学习,可以模仿,但个体不可替代。
我们每一个,都是语文宠爱的孩子。
成为你自己,是语文教师成长的终极追求。
每一个教学现场都是生命现场,没有都顺利的,没有都好的。处于这个现场中的我们,焦虑是难免的,打退堂鼓的想法是会时时冒出来的。
活在当下,教在当下,欢天喜地享受当下的一切,就是活法,就是教法。
第三个老师是苏轼。
20岁惑,30岁惑,40岁依然惑,从来没有不惑的时候。
但苏轼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就把所有“惑”给解开了。
要“空明”。
“空明”就是要会“为乐”。只要想玩,管它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天气,只要你愿意,都能玩。
“空明”就是那点“闲”。不太满,不着急。时间好像变慢了,日子好像变长了。
所以,课堂要带给孩子们快乐,课堂要和孩子们一起作乐。
所以,课不能上得太满太急。
所以,一定要给学生一点惊喜。
摒除杂念,灵魂安宁。
课堂上枝蔓不要太多,目标不要太杂。返璞归真,化繁为简是必由之路。
做小溪流也挺好,只要不是烂泥潭。不用羡慕人家的“厚重”,真正的厚重不是抡起重剑骇人,而是拈花摘叶均能为剑。
有的人能把简单表述得很复杂,有的人能把复杂表述得很简单。我们要努力做后一种。
所有的纠缠都是无意义的,不必争。
语文也应如一轮皓月,夜晚的时候,安静的时候,它才有光,有色,有形。而心中空明的人才能欣赏到她的好。
摒弃复杂,回归本源。
语文人做好语文人的事,就好。
很多时候,倦怠的不是语文,而是自己的心。
好多话直抵心灵,顿悟顿悟!
语文的状态,也许就应该是苏轼赏月的状态:空灵之境,空灵之友,空灵之眼,空灵之心……慢慢地稳稳地,中庭信步,深夜不倦,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