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与难文浅教
——听王崧舟老师《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对照本单元语文要素,结合文本,我们感到这篇课文还是比较难教的。
具体说来,教学难在哪里?
一、 难在人物背景的感知
1927年的中国?1927年的北京?1927年李大钊的处境?
二、难在人物形象的把握
这是一篇回忆录,李大钊与李星华是父女关系,但作者在此写的李大钊是两层身份,一种身份是父亲,学生相对好体会,第二种是革命者身份,这一身份学生就不好把握。
三、难在人物品质的体会
人物形象有画面感,好把握。但人物品质对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尤其难。
四、 难在人物精神的传承
这是最难了。李大钊身上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要传承下来,传承到现在,难度就更大了。这不是概念的灌输,而是要学生有传承下去的意愿。
难文浅教,浅,不是肤浅,而是深入浅出。要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来落实语文要素。王崧舟老师在本节课上就选择了如下教学策略:
一、 删繁就简,集中目标
目标太难,学生达不到。目标太浅,学生得不到发展。制定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分析、审视教学目标的一个框架,三个维度。
一个目标同时具备三个维度,这样的目标是完整的,也是充实的。
这节课的核心目标只有一点:紧扣回忆录文体的基本特征,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为达成这一核心目标,又确立了有层次的条件目标。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会让课堂很有方向感,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 整合习题,随堂落实
把习题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并不是机械地插入。如:
课后题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题二:默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找到时间节点上的关键事件。
课后题三:下面句子,体会李大钊的人物品格。
在课堂上重点抓了第一句、第三句,第二句做了调整。这样,言行举止、神态外貌都有体会了。
课后题四:课文开头结尾特点。
课文首尾照应,孩子们早有接触,并不难。在这里给学生点到。这个日子,让我们记住的是革命精神。
最后一题:刘胡兰等在革命道理上谱写了感人的篇章……
这一道题王老师创造性地融入,创设一种情景,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有所体会,让学生有一种传承革命精神的意愿产生。
三、 围绕人物,还原比较
这是最成功的的策略。围绕人物——李大钊,还原李大钊当时该有的表现,再把李大钊那时的反常表现找出来,通过比较体会李大钊的品质。
王崧舟老师的课上有这样的设计:
1.找一找:在李星华的清晰回忆中,李大钊身上有哪些反常表现。
2.想一想: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为什么李大钊有这些反常表现。
3.写一写:从这些反常表现中,你体会到李大钊有着怎样的品格。
还原比较考量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思维深度,是学生整个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涉及到审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
四、 循序渐进,贯通文脉
把李大钊的革命精神作为教学的原点。王老师的做法是首先抓住李大钊本人的表现,抓住李星华看到父亲乱蓬蓬头发下面的那一张脸。这段话可以作为整篇文章的“文眼”。抓“平常”,回忆第一个时间节点,第二个时间节点中,被捕时候的不慌不忙,这是承前,然后启后,想象星儿和爸爸的对话,也是课后题的融入。
然后继续出现新四军,出现两弹一星,出现抗洪英雄,出现钟南山,这不光是资料的拓展,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配着《红旗颂》的乐曲,学生们读得热血沸腾。
四大策略的运用,突破了本文的四大教学难点。领略了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不由得感叹:课比天大,教海无涯,成长路上,我们需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