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近乎于疯狂的读书,我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
读书的投产比是多少,大量的读书,到底有没有价值。
所谓大量的读书,是指那些宣称自己一年读100本书的人。很奇怪居然很多书单都是应用类或者说非虚构类的书籍。
小说倒还可以理解,看的快点,全情投入其中,将自身带入到角色中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就像是自己重新活了一次。这种情况下,花一天时间读完一本很对自己胃口的小说,是很过瘾的。
然而应用类的书籍就很费解了。显然,应用类书籍,是以应用为最终目的的。简单的做笔记、写书评或读书心得却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加以实践,时间长了会是什么状况?
我自己很担心这种情况。
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耐性比之于《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提到的耐性更加不堪,于是出现了拆书法这种快餐式、碎片式的阅读方式。
我自己则完全不能消受这种阅读方式。不在于快餐的过程,而在于吃完了就没了这种虚无感。就好像今天大家约好一起去快餐店吃一顿盒饭,然而饭后却没有任何的饱腹感,仅仅知道自己在进行了一项吃饭的仪式而已。
快餐式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仪式,让自己知道自己在读书而已。
然而应用类的书籍,除了读书过程中需要做笔记、写书评、写心得外,另外最重要的是实践计划。如果这一步没有,干脆就不要开始。
所以,应用类书籍的读法,在打开书的那一刻就已经定下来了。
我们假定你对某一个主题比如逻辑思维类的主题比较关注,在该领域中你选择了一本畅销书。简单阅读了目录和前言后,你基本可以判断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于是心里暗自做了决定,后续大概的实践计划是怎样的。比如拨备一定的时间、注意力和精力。这三项都是阅读书籍必不可少的资源。
如果大概扫了一下书本的内容,发现基本不符合自己的要求,那干脆不要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每天读一本书的人,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理解和应用的呢。很怀疑这仅仅是简单的生吞活剥,在两个小时内挑选一些碎片进行消化。而书本上的体系化的知识则完全被抛弃了。至于后续的实践,那就根本谈不上了。
所以,要么不要开始,要么就好好读。这就是投资的理念。如果读一本,不能产生实际的回报,而只是多了一点点文字的输出,那这种投产比是相当低的。
与其每周读一本书,不如一个月读一本,然后用两个月来去实践和验证,一年精读个四本书,好过一年读四十本书。
其实,哪怕是小说、诗歌这类的虚构作品,也可以进行精读,比如,能否看看小说的情节设计有何独到之处,描写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参考这种方式来续写、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