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樊登写的书《可复制的领导力》,在听了他自己的讲解之后,再看原文,感觉阅读速度更快了。
闲话少说,今天特别想说说书中提到的沟通视窗理论,下面是我百度的结果
所谓的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中国管理学实务中通常称之为沟通视窗。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读到这里,我要自我融汇贯通一下,我依稀记得我在《把时间当作朋友》看到过类似的二维四象限矩阵,于是翻书一看,如下图
在书中,李笑来借用了这个沟通视窗理论,略微变形,论述他自己的观点去了,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书归正传,继续说我今天学到的“沟通视窗”理论。
沟通学中,各种关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可以通过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别人知道或者不知道,分为四个象限。
公开象限,是自己知道,同时别人也知道的内容。
隐私象限,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部分。人人都有隐私。
盲点象限,是我们自我认识中的黑暗地带,指的是他人知道,但我们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潜能象限,是我们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部分,代表着我们的潜力。
每个人对自我认知的信息的总量大体相同的前提条件下,每个人的四个象限都不一样大。这个很好理解,
比如有的人,平时接触的人很少,也不跟别人交流,所以大家对他的认知就很少。
再比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的人对自己了解很少,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可TA的父母亲人反而非常了解他的生活细节和偏好。
问题来了,哪一个象限更大一点好呢?
答案很肯定:
公开象限越大,越成功!
这个相关性,很容易分析出内在的因果逻辑。
在所有人中,公开象限最大的是政商各界的名人、明星等公众人物。他们频繁露面参加公开活动。
而这些人发表演讲、出席仪式,也都是扩大自己公开象限的过程。
下一个问题,怎样使自己的公开象限变得越来越大呢?
当然是把其他三个象限转化成公开象限
这里先排除掉潜力象限的转化问题,潜力象限转化成公开象限比较困难,根据2/8原则,咱们就不干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活计了。
重点是如何把认知从隐私象限和盲点象限转化到公开象限。
方法是,自我揭示和恳请反馈
把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自我揭示”。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主动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多了解自己。
把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采用的方法是“恳请反馈”,请求他人指出自己的盲点。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得打通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认知连接。
让世界更加了解自己,也要让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与外部世界对自己的认知统一。
至此顿悟:
要想在一个公司工作顺利,成绩斐然,升迁迅速,首要条件是让这个公司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和更多的人建立公共象限。
以前有句话,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装成什么样的人,至少让世界认为你就是这样的人。还真有点靠谱。
要想在前进的过程中,少犯错误,少做蠢事,就得恳请反馈,让周围的人愿意告知自己,对自我认知的盲点。说句难听的话,否则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虽然说,我的顿悟,只不过是樊登、李笑来的基本功,但我还是很开心今天自己的认知又有了提高。
至少我知道,以后我会努力做到:
1、多参加集体活动,让更多的同事和关系认识我
2、争取更多的会议机会和发言机会。认真准备,争取最好的效果。
3、平时准备各种长度的自我介绍,要引人入胜。
4、通过各种渠道关注我该关注的信息,也让各种应该关注到我的渠道能够及时了解到我的信息。
5、定期的、诚恳的、甚至是运用各种技巧地征求和获得对自己的各种反馈。以修正自我。
(全文终)
PS,隐私象限的论述很有意思,也是我今天一个重要的收获,附录如下
隐私象限内部也有层次,共分为三层。
不可告人的部分。(DDS,deep dark secrets)
不好意思开口的事情,例如,对同事的不满。心照不宣的事情等等
我们忘了说的秘密。我们以为别人都知道,或者因为自己以为太大众化了或者太不重要了,没有让别人知道。
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忘了说的秘密”,又叫“知识的诅咒”。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种困局。我们自己会觉得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没问题,但是会让他人迷惑不解。
樊登举了一个啤酒广告的例子和试图用节拍传递旋律的心理学试验来说明“知识的诅咒”,我觉得非常的有趣。并且,谁能抓住某件事物忘了说的秘密,往往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
给某个朋友的建议
1、你要让全集团的人都认识你
2、全集团的人认识到的你的优点和你的缺点,与你自认为的都一致
你想不成功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