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曲黎敏老师讲解:
《黄帝内经》最后的结论是修心。无论是前文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还是这一段中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黄帝内经》最理性的一方面,认为欲望都从气血论,少欲,则不伤气血。这点与西方是不同的,西方认为欲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深知欲望对人体和世界的戕害。《黄帝内经》在描述理想状态是首先诉说的是“志闲而少欲”,心神安定,身体劳作时仍需保持心境的安宁,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人们最基本的欲望是生存,“美其食”,并不是要吃得有多好,而是需要让身体的五脏六腑得到满足,比如心以血为美,肺以气为食,肠以粪便为美,如果有一天肠以血为食了,那么肠癌就发生了。“任其服”和“乐其俗”也是如此道理,中医将就五色对五脏,一旦脏腑对应颜色变了,那么就出了大问题,若心不在统摄万物,小肠不在分清浊,那么身体就会生病。健康的身体,各个脏腑“高下不相慕”,各司其职,这就是生命的本真。
徐文兵老师与梁冬老师讲解: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但是我们的欲望应该有所控制,这样才能享受到快乐。简单来说,就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总想着未来如何如何,过去如何如何。心安不是之理得,还要收藏心神,使心神得到安宁。虽然身体是有些疲劳的,但是心神不累,我们的气血运行通畅,顺从健康状态下的欲望,我们就会过的很快乐。相反,如果我们满足病态的欲望,那么就会有各种健康问题。欲望这个东西是本能的,如何控制欲望是个关键。“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这一句则是形容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简单来说,就是吃美了,穿舒服了,享受自己的风俗,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下的区别,不攀比、不羡慕、不嫉妒,那么就是返璞归真的绝佳状态了。
个人的东拉西扯:
我有一个病人,是一位某专科领域的大专家,因为手臂功能影响了他的工作,来进行康复治疗。因为我所在医院很多医学博士、科室主任都是他的学生,所以大家对待这位病患当真是有点“诚惶诚恐”。开始给他做治疗的康复治疗师并不是我,我又是个特别“懒”的康复治疗师,同事的病人从来不插手。朋友来找我,要我特别关照一下时,我对他的关注也仅限于同事给予的治疗是否合适。有一天我发现同事给予病人的治疗,可能会影响他今后工作的时候,我决定干预一下。后来这个病人跟我治疗了12个星期,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李大夫,你是有多少爱都付出给了病人?这样会掏空你自己的。”
换个角度说,我只是没什么欲望。我既不期待多做一个病人的治疗可以多挣一份钱,我也不期待有多少病人可以为我扬名。我只希望能“玩转”我自己的生活,顺利的养出两个心态平和的孩子,工作对于我而言,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面,可以帮助别人,可以赚取生活之资。
每当我看到路怒症,就会想,这是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这样的孩子来?无论是马路上“加三儿”的,或者是“被加三儿”的,双方都会摇下车窗怒骂。为什么?因为欲望太深。总觉得人家让我就是应该的,我不让人家也是应该的。遇到问题,先尖酸刻薄一下,然后在红着脸骂一通。有什么好的呢?最后气得都是自己。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只有做到“志闲而少欲”才能“心安而不惧”,诸事顺遂。人生无需比较,享受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