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儿防老,但这也得看人,要是子孙不孝,这话就得另当别论了。
南各庄最近一件事传的沸沸扬扬,说是早年做木匠的老陈头在儿子门前搭了个窝棚,虽说这会天气暖和了不少,但这一早一晚的还是冷的很,老陈头老两口都八十岁的人了,怎么能经得住这样冻呢,别人都在一旁指指点点,但陈家的子女却没有一个人来管爹娘的死活,老两口一住就是半个多月。
老陈头大名叫陈奉元,年轻时是个木匠,手艺也不错,这十里八村的人基本都知道,做个桌子打个柜子什么的都来找老陈头,老陈头膝下有五个子女,三个闺女两个儿子,老两口看着老陈头的木匠手艺含辛茹苦的把几个孩子拉扯大,该嫁人的嫁人该娶媳妇的也娶了媳妇,原本老两口想着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的,没曾想到头来竟是连个去处都没有,这让老两口寒心不已,儿女再多有什么用,老了没人养还不如没有呢!
老陈头做木匠活一直做到六十多岁,之前都基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用儿女们接济,但木匠活一撂下,就没了生活来源,只好在几个子女家里轮流住,起初五个儿女也商量好了,一年十二个月在两个儿子家里住三个月,三个女儿家里住两个月,可前几年大女儿和前夫离婚了,也没了家,也没地方给爹娘住,所以老人去谁家住又得重新分配。
自从大女儿离婚后,剩下的几个儿女就因为在谁家住多长时间意见不一,两个儿子主张一人三个月,可两个女儿却不同意,养老人儿子才是主力,应该每年住四个月才合理,兄弟姐妹就因为这事关系闹得不愉快,也把老陈头气的出了毛病,每个月也需要一笔钱来支付医药费,在谁家住就由谁出,这下更是火上添了一把柴。
去年一年,前半年两个儿子各接去三个月,下半年就让二女儿和小女儿养爹娘,可二女儿就接去两个月就把爹娘送去了小女儿家了,小女儿就这么养了四个月到了过年,过完年就把父母送回了老家。
老家有两间老房子,老陈头几十年都住在这里,大儿子的新房就在老房子的隔壁,年前的时候村里说完搬迁,二儿子忽然赶回老家来说不让大哥把爹娘接到家里,怕大哥以后独吞了老屋的补偿款,自己又不想养,就和大哥说推给两个女儿养,大哥知道弟弟的脾气,发起疯来六亲不认,所以也同意了。
老陈头过年后从小女儿家回到了老屋,准备在大儿子家里住,谁知大儿子却说不行,说弟弟不让,要是把爹娘接到家里,到时候二弟发神经肯定来找麻烦,还说小妹不是把你们伺候的挺好的嘛,你们过完年还去小妹家里吧。
老两口听了大儿子的话心凉了半截,既然儿子都不想养,那就给女儿们打电话,可没想到两个女儿一听大哥的话,火冒三丈,儿子都不养,凭什么要我们养,啪的就挂了电话。
老陈头也是的倔脾气,这帮没良心的不孝子,没人养,那我就在这里等死,让其他人戳你们脊梁骨。
半个月前,天气忽然又转冷了,一夜之间下了半尺厚的雪,老屋塌了,老两口没了去处。
老陈头没有给其他儿子女儿打电话,直接从老屋塌了的地方捡来几根椽和木板,在大儿子家门口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窝棚,从邻居那里借来几床旧铺盖,吃的喝的都是村民给的,白天还行,晚上即使零下了,老陈头也咬着牙不去叫大儿子的家门,大不了晚上多盖几层被子。
这老两口一住就是半个月,大儿子家的大门几乎没打开过几次,大儿子也过来给送过些东西,说让老陈头给妹妹打个电话,让她过来接一下吧,自己确实也有苦衷,老陈头一如既往的沉默,什么也不和大儿子说,什么也不做,就在这窝棚里住着,任凭大儿子怎么说,他都无动于衷。
大儿子几次说服无果,也就放弃了,每天大门紧闭,好像知道一出来就会看到街上的父老乡亲们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的样子,偶尔出来也就是看看爹娘的状态怎么样,一看没什么事,又嘭的关上了大铁门。
半个多月的时间,其实其他三个子女们也都差不多听到了消息,可谁也没有了,在大哥家门口大哥都不管,自己凭什么去管,一时间竟然都选择了不闻不问。
这样的情况又过了几天,直到老人在窝棚里住的第二十天,一辆出租车停在了老两口的窝棚旁,从车上下来一个中年女人,掀开窝棚的帘子,看见窝棚里啃着馒头的老两口,眼泪噗噜噜的流了下来。
“爹娘,咱们走,别在这受这份气,他们不养你们,我养!”
“老大,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在外地吗?”老陈头对大女儿的出现挺惊讶的,他想到最不可能来的人却来了。
“是隔壁李婶给我打的电话,我接到电话立刻就回来了,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把你们撂在这窝棚里半个多月,良心都被狗吃。”
老李头握着大女儿的手,积蓄了半个多月的委屈一下子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一时间老泪纵横。
“走!爹娘,我带你们走!”大女儿坚定的说道。
老李头点了点头,窝棚里什么都没有拿,老两口跟着大女儿上了出租车,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