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中我订阅了王烁大学问,其中讲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
假设潜在买房者有两种,一种看多,一种看空;房价只有一个价,不可能说看多者买房是一个价而看空者买房是另一个价。总之就是一个价格水平,谁来决定?
先说一堆如果:
如果允许信贷,如果无法做空房价,如果监管放任……
那么,房价由看多者决定;如果进一步聚焦,还可以说,在看多者中,房价由最看多的那些人决定。
这些人可以是极少数。相对于社会整体来说的一小撮人就可决定房价。
结论很惊悚,道理却很简单。
看空的人把钱放在哪里?
银行里。
银行把钱贷给谁?
看多房价的买家。
你看空房价,就等于通过银行向看多者提供融资,全社会的房地产购买力并没有因为许多人看空房价而减少。你的购买力没有消失,只是被人借走了。
看多阵营内部当然也是程度不一。房价涨涨,温和看多者也许就停下来了;猛涨以后,强烈看多者多半也停下来了;但同样地,他们也不能决定价格,决定价格的是那些疯狂看多者——同样逻辑,停下来的人实质是向继续做多的人提供融资。
虽然很简单,这个模型是不是很贴近中国今天的房市?
最疯狂看多也借钱最多的那些买家决定房价,而不是基本面决定房价,不管基本面指向哪个方向。
看完这个模型之后,关于房价是有谁决定的,我有了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呢?
房子的价格是有认为房价会涨的人决定的,而不是有认为房价降低的人决定的,后者会为前者提供资金让他们去挣钱,这真是一个反直觉的现象。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的价值观——关注自己的成长率,这是最近刚刚更新的一个概念。成长率是比成长更高一级的一个概念,可以类比物理学中学过的加速度和速度。
其实房子在我的思维中有这样两个不同的状态,买不起房子和买得起房子。在买不起房子的时候,就会和我的价值观冲突。
这个冲突是什么呢?我的价值观是关注自己的成长,关注自己成长率,会把自己的时间、注意力、金钱全部投入到自己成长中,而不是去把他们投入到每月的房贷中,束缚自己去做自己想要成长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知道你会跳出来说投资房地产是最好的避险工具,抵抗货币贬值的方式。我承认你说的都对,并且还是非常有力度的。但是我觉得与个人成长和成长率相比,真的是一文不值。那不是我的选择,因为我不想在买不起的状态下来做这件事。你想想就知道了,你做每一件事依据的都是我要挣到这个月的房贷再说,那是何其的不幸,生活中的乐趣会少了很多。
讲完了买不起的状态,那就来说说买得起的时候我该做什么呢?是不是拥有了房子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不然的话你所见到的房子的主人就应该是幸福美满,但为什么还有那么离婚,那么多出轨的呢?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买得起房子之后房子的到底是什么呢?
房子本质上来说是一笔投资,更是一种选择,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人一种安全感,让你更好的有自己的生活。常见的房子可以让孩子上学、增加自己的交际圈,持续的升值,对了还可以让人有一种优越感。
但我自己观察是房子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投资,但因为我们把它们看的太重,以至于忘记了它本来的模样。跟基金、股票、创业其实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