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是一个典型的移民聚集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移民文化。尤其民国时期组织大量移民的迁入,使这一地区成为黄河口鲁西移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东营唯一记住乡愁的群体。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这些曾经为黄河口地区拓荒开垦、艰苦创业的移民先人们。黄河口鲁西移民,蕴含着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来东营考察时,对黄河口滩区人民群众的亲切关心和殷殷嘱托,更加鼓舞了我们黄河口儿女奋发有为的斗志和信心。黄河口鲁西移民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黄河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黄河口这片土地上,谱写了黄河口人坚韧不拔、建设家园的壮丽诗篇。
隐藏在村名里的数字密码
东营垦利是一片年轻的土地,时称“利津洼”的东部村庄,主要是1935年由于黄河决口迁来的鲁西十几个县移民及建国后政府组织迁入的鲁西南库区移民所形成的村落,大都分布在黄河最下游的一些村庄,以永安和黄河口两镇居多。永安既是当时民国时期移民聚集区,又是抗战时期渤海垦区大后方。说起黄河口鲁西移民村落,绕不过去的是“八大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八大组”盛名远播,在黄河口鲁西移民眼里,这里代表着温饱、代表着幸福,这里有着他们梦寐以求的饭碗!老百姓有两句经典话语:“要吃饭,围着黄河转;要糊口,跟着黄河走”。而移民们要转、要走的最终目的地、落脚点就是“八大组”——黄河尾闾上这块由黄河泥沙年复一年淤积而成的新生地。
从东营市驻地一路往北,15公里外就是永安,而永安就是昔日的享誉四方的“八大组”。远远望去,现在的永安,绿树成荫,道路宽广,俨然就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小城。而在80年前,这里只是一个刚刚能够解决温饱的移民村落。“一村、二村、三村……一直到二十九村”,在永安镇这些以数字编号的村名里,隐藏着一个从19世纪末开始移民开发黄河口这片处女地的心酸历史。而这其中,黄河是一条永远摆脱不了的主线。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每年都会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淀淤积,形成新的陆地。拜母亲河的恩赐,明弘治七年(1494)前,“八大组”成陆。1855年黄河第5次大变迁由利津以北入海后,开始了以宁海为顶点的造陆过程。河口改走第三条流路(1897~1904年)在此行河后的第二年,“八大组”始有人居住,1904年后居民渐多,时称“桃花园子”。河口第六条流路(1929~1934年)仍在此范围行河入海,以“桃花园子”为中心的大片平原淤积成良田。1934年8月河口改道北移,此地安定,新淤土质肥沃,垦荒者渐多。1935年由于鲁西鄄城黄河决口,政府组织从梁山、寿张、台前、阳谷、范县一带向黄河口垦区迁移灾民4200人。由于当时移民以200户为一个大组,桃花园子正是第八大组,故更名为“八大组”。此后,鲁西大批灾民陆续来此投靠亲友,垦荒谋生。当时迁来的难民们居住分散,到处是住“地屋子”。随着移民的增多,逐渐形成村落。政府自西向东按序数1~29给各移民集中居住点命名。随着外地移民的不断迁入,“八大组”逐渐发展为垦区中心集镇。1936年,政府为鼓励他的退伍“功劳兵”永远在这里安居,将“八大组”改为“永安”。但人们仍习惯称这里为“八大组”。“八大组”这个名字,如今很少有人提起了,都叫永安。
历经沧桑的鲁西移民印记
走进黄河口鲁西移民村庄,亲身目睹了黄河口移民村庄的变迁,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移民们受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艰辛与不易,令人钦佩。在采访的十几位老移民中,大都在90岁以上。据他们回忆:移民刚迁来永安,每户领五根檩条、一个碡、一匹马(或骡子),每人每天领2斤小米或绿豆,还分了当年种地的豆种。每人分25至30亩地(省政府统一颁发地契证书),当年收的大豆上缴,第二年收的免缴,官府的粮食供应随即停止。永安前二十五村,是民国移民的分发处,时称“前坨子”,移民到来后,才以序数命名为“二十五村”。移民回原籍搬迁家属,顺河而下,一船一船送到永安,就是从前二十五村下船,分驻自己的垦地。兆丰村老移民说:“我是6岁那年,1935年一家6口人,从当时的寿张县移民,坐船至前二十五村码头处下船过来的。这里芦苇荒地多,住的是“地窨子”窝棚。当时原有地主有地,移民来后,按每个名可租得30亩地种植,并每亩交1斗粮食作为租金。垦区解放后,土地就可以买卖了。”西三村老移民介绍,1935年她公爹先前来到利津洼,18岁那年她随丈夫才过来,来时就有4、5户人家,住“地窨子”,生活艰苦,经历了抗战年代。现如今四世同堂、儿女孝顺、全家幸福”。永安二十八村两位90岁以上老人回忆:我们是1935年随家人从梁山坐船来到这里的第一批移民,那些数字编号的村子,都是我们鲁西移民过来的。那个时候惶惶恐恐地逃难至此,都会选择和老乡聚集在一起,久而久之,便沿着黄河大坝从西向东一字排开,鲁西南移民聚集在这里,这些村子后来就按数字编号命名了。永安十村老移民说:他是12岁那年随父母亲从阳谷来这里(时称利津洼)的,当时这里到处是荒地,没有多少人家,住的是“地屋子”,按人名分得10亩地开垦种地,维持全家生计,日子非常艰苦。据十村一位移民后代介绍,是父母这代从梁山逃荒而来,均出生在这里。起初是上世纪30年代,姥姥带着母亲来到这利津洼。当时这里荒无人烟,一片黄河淤地,以给占地多的人打小工为生,后迁回老家。上世纪40年代初,母亲又随父亲带着幼小的哥哥再次来到这里,这一住就是70多年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由于东营的土质从南往北逐渐碱化。根据趋利原则,首批垦荒移民,大都聚集在永安的南部且土质较好。而等到大批官方移民到来之后,他们则退而求其次,在靠北的地方一字排开,垦荒种地。几代移民,来到永安都是为了垦荒种地谋生计。在那个年月,永安拥有大片的荒地,还是吸引了那些勤劳的人们来这里开荒。从清朝末年,到上世纪50年代,移民垦荒大潮基本结束,永安也迎来了史上住户数目的高峰。据现住永安村老人讲,1935年他出生在永安村,当时正赶上从鲁西征迁黄泛区灾民来此垦荒,他见证了永安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的“鱼米之乡”。村里知晓80年移民史的人,已经为数不多,这位老人便是其中一位。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真正的永安人,大家都是移民,来自天南海北。”
镌刻在石碑里的红色记忆
与“八大组”密不可分的,还有渤海垦区人民的抗战史。抗日战争时期,“八大组”一带是清河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八路军第一次进驻八大组是1941年1月8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的赵寄舟团长在这住了不到10天,就奉命随主力部队挺进胶东。直到8月26日,八路军山纵三旅首长许世友、杨国夫等率领部队重新进驻了永安,解放了“八大组”及其周围地区,并在这里建立了中共垦区工作委员会和垦区建设委员会。原驻外地的中共清河区委、行署、清河军区司令部及其后勤机关也相继移驻永安。八大组的居住人口由原来的1000多人猛增到3万余人,成为垦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永安的西十四村是清河军区军医院、被服厂场的驻地。该村大多是从河南台前和鲁西阳谷一带迁来的移民。清河军区后勤部、被服厂、后勤医村院驻扎在二十八村,后勤医院都分散在荆棘丛生的荒草野洼里。清河军区兵工厂在胜利村,渤海实验小学在五村,清河区行署北海银行在恵鲁村。1943年冬季的“21天大扫荡”,垦区根据地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垦区人民用血肉筑成了钢铁长城,保卫了抗日根据地,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如今的永安中心位置,依然可见矗立在村头的“垦区抗日纪念碑”,“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将军题写的馆名大字依然熠熠生辉。为告慰前辈,激励后人,东营市垦利区政府在永安镇驻地建成了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渤海垦区革命纪念园,使这里成为全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
铺展在大地上的美好画卷
时光飞逝,转瞬间从上世纪的民国时期大移民到现在,已经过去88年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垦荒人的努力,从解决移民温饱问题的荒洼变成了一个丰衣足食的鱼米之乡。如今的“八大组”(永安),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大闸蟹之乡”“山东大闸蟹第一品牌镇”“第三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到了金秋时节,漫步于永安东部,一片片金黄色的稻浪在大地上铺展。以田野为画布,水稻作彩笔,在永安的万亩稻田大地艺术景观观光园内,一幅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稻田画跃然“纸”上。近年来,永安人民政府致力于培育乡村经济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打造稻田观光旅游名片,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创收致富,更为城市居民假期休闲提供好去处。永安率先尝试建设的恵鲁和惠丰两个新型农村社区,有效地改善了15个村2700余户移民住房问题,配套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站、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等设施,使移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移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被授予“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社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等称号。鲁西移民后代、永安镇二十八村党支部书记马广华,带领全村群众开发改良盐碱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文旅产业,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尤其在村庄主干道两侧绘制“墙体彩绘文化长廊”,宣传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富、从富到美的发展,使该村成功入选“全省景区化村庄”。永安十村大学生回乡创业致富能手吴康,目前已发展成为永安规模最大的黄河口大闸蟹养殖销售基地,获评“山东省示范型家庭农场”。鲁西移民后代、垦利七村致富带头人董升华,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优质高效水稻科技生态示范园”的同时,以传承和弘扬鲁西移民精神为主题,先后建起了乡村博物馆、移民文化馆、乡愁记忆馆、人民大食堂、城里城外研学基地等独具特色文化内涵的场馆,开创了“乡村旅游+研学”的发展之路,获评“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和“市级文明村”,实现农旅融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昔日名闻遐迩的移民安置地、抗战后方根据地,如今一批批移民迁至新居、一代代移民通过创业走上致富之路。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三角洲的大地上。
(易平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