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了好久的汤浴湖森林公园户外采风活动,终于在这个周末的午后成行。
尚未出发前,心细的张工怕山间冷,一再发微信叮咛大家要多穿衣服,临行时,我斟酌再三,把拎在手里的厚衣裳搁下又拿起,纠结了大半天!谁料真正进了山中,却感觉不到应有的凉意。春日的暖阳,浓笔的色调让人感觉山里好暖,好亲切,真有种久违了的感觉。
汤浴湖依山傍水,景色旖旎.岸边青山倒影,绿柳成行,蓝天白云,领略闲云野鹤的悠闲,使人如醉如仙。
应了随行那位老太的话:汤峪的湖水清,空气鲜,闲暇时,有空来转转,是年轻人泄压的好去处。身临其境,一向喜欢高歌的我忍不住高歌一曲,不太专业的“男高音”逗得路人呵呵大笑,随同的“粉丝”竟也附和开来,和着我的曲子吼了又吼,几位不会唱歌的哥们,索性将双手捂在嘴边,也追随着我们的调子大声呐喊:“大山,我们来了”!
山间空气清新,恬静无噪,纵情于山水间,得意忘形间,挥舞的双手多次被身边那些叫不上名字的植被的刺儿扎伤!却也不觉得伤疼。山间花木锦簇,撞上我们这帮贪“色”鬼,一路疯狂抓拍,碰上不知名的小花,心生喜欢,拍了又拍,看了又看,犹豫过几次,忍忍心摘下几朵送给随行的靓妹,谁料两个小时的山路下来,她们还将其紧紧地攥在手中,不忍丢弃,那一刻,我,慕然动容。
穿过茂密的树丛,淌过弯弯的小河,那秋意萧索的黄,那节更迭续的红,那生命婉转之花的白,在跌宕起伏的山间,忽而相互交错,忽而扎堆,醉得我们情绵若痴,情长犹恋。步入鲜润的芦苇荡,感受优柔地触摸,分明是掰开了岁月之核,在芦苇荡里,只有仰首,才能看到阳光永远的颜色,看到蓝天肃穆的表情,看到人生的旷达和辽远——这是恩赐。
一路的风景,一路的痴狂。总是在最痴迷的道途,给人最深刻的记忆。行至山顶,那件破旧的茅屋,哪户衣衫褴褛的人家,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间二十多米小茅屋里,没有通电,更找不见一件像样的家具,所有的家什都是黑乎乎的,屋子的主人留着黑黑的大胡子,拄着根棍子,显然是行动不便,一张用泥土垒成的土炕上,胡乱地扔着两张破旧的棉絮,棉絮的一头,有一张不愿露面的脸……,我,望着眼前的这一幕,泪水止不住在眼里打转,难道“穷人”一词的真实诠释就是如此这般吗?住惯了宽敞的房子,喝惯了纯净的自来水的我们,实难想象,残疾的“大胡子”和他的家人是在拿什么维系生活?
也许,这就是遭遇,是另外一种人生!在不被人关注的另一面,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我想到了贫苦山区亦或是富居闹市的那些留守老人、孩子;或许,他们是门市大搬迁时遗留下来的贫困户;或许,他们是家庭突变后,灾难来临后,固步自守,只能在大山中存活的难民?
素日,我们闭门自守,陶醉自己的天地里,看不到这般光景,山寨农家的美味对我们而言,唾手可得,而对这户农家,该是多大的奢望啊!置身于国富民强的国度,让我们都来祈祷和平,呼吁友爱吧!希望身处“荒岛”的人们,会被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关心、去扶持!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幸福就是有幸来过,有福度过。我们的造访,给大山留下了足迹,在彼此间传递了温暖。
生命如屋,正如这美丽的山水,值得我们带上所有的热情与智慧去悉心建造,将生命中的不如意改写成大如意,抚慰他人!春行美丽山水间,心生感慨: 感谢命运,我们年轻,我们来过,我们更要好好地过活!
作者周小良,陕西富平作协会员,长安作协、陕西散文协会会员;文稿散见公司内刊及其它外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