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古人对清明节的描述。年少的我却很难理解。因为不曾经历过生离死别。如今的2020,却是感慨万千。
儿时的记忆里,清明节甚至有美好的回忆,因为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在外混的有多好,到了清明节,都会亲自回故乡扫墓。不仅如此,在这一天,除了祭拜祖先,全家族的人还会一起进行有意义的聚餐:把食材在家里准备好,带到坟山上,在祖坟的附近找一块空地,烧柴火,支锅炒菜,其余的人有的整理坟前的杂草,有的祭拜祖先和放鞭炮。有的干脆在炒菜的地方跟大厨聊天,或者在山上摘一些鲜花,插在祖先的坟上,有的甚至带上照相机,在附近采光,完全把清明节过成了踏青节。
野餐准备好了,铺上餐布,在餐布上摆上一道道美食,大家把餐布当餐桌,按照10人一组,围在餐布旁,便开始就餐,大家一边吃着美味的野餐,一边聊天。没有想象中的“欲断魂”,只有欢声笑语。
这样的记忆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我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爷爷奶奶都是长寿老人,仙逝时爷爷虚岁87岁,奶奶虚岁90岁。生前儿孙满堂,子女孝顺。后代还算争气,有从政的,从商的、有当老师、当医生的,还有大企业做高管的... ... 所以,爷爷奶奶这一生算是圆满,给他们扫墓时,并没有感觉到悲痛,而只有牵挂。只因求学在千里之外,清明节这天难以回去,只能打个电话,在电话里感受家乡那头的氛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和听到的不幸之事越来越多,清明节一年比一年沉重起来:
一同学的父亲,也是我上小学时的校长,在他儿子大学期间肝硬化去世;年纪轻轻的堂堂哥于2012年初,因为白血病去世,丢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小时候非常尊重的村支书,去年脑血栓去世:他平常看起来非常健康,某天摔一跤进了医院,不到一天时间便撒手而归;一个儿时的玩伴,不知何原因,她的生命也定格在了2019,并且她的骨灰被亲戚从千里之外的省外带回家乡... ...
最悲痛的是2020年的清明,刚刚过去的四十多天里,三千多同胞被病毒耗尽了生命,数十名医疗工作者在抗疫中以身殉职;四川森林大火夺去了19个年轻的生命……每每想到这些,便忍不住潸然泪下。
通过多国人多方的努力,中国的疫情得以控制,世界却依然在蔓延,世界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瞬看起来鲜活的生命,不知何时就会倒下。
一面感慨“生在中国,吾之幸。”一面感慨生命如此脆弱,病毒如此猖獗,不分肤色、国籍、种族、身份和地位,一旦遇上可怕的病毒,便是万劫不复。不得不说,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如同蝼蚁般的存在。
虽如蝼蚁,人类并没有放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类正在集聚能量,像病毒宣战。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世界各地恢复生机。再过四天,武汉就要解封了,中国的春天,已经到来。地球上的春天,也会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