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礼物,送几本书给儿子,爱因斯坦和乔布斯的自传以及《论语》,希望他多看看名人传记,能够从他们的人生经验中获取一些动力,产生一些思维的火花,成长为一名对世界有用的男子汉。
读读《论语》,能够从中国的古代文学受一些启发,增加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修养。
去年他主动要求我买一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前买过一本《别逗了,费曼先生》,很厚的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了。同为物理界的大咖,我问他喜欢爱因斯坦还是费曼,他说更佩服爱因斯坦,称:“他很厉害。”
要让他讲出为什么喜欢,讲讲原因,往往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不愿意跟我讲。
儿子拿到几本书以后,看有一本《论语》,失望地跟我说:“我不喜欢《论语》,我喜欢《道德经》。”
在这之前我自己买了一本道德经来读,有注释的那种版本,他主动从我窗台一堆书中挑出来,拿过去看,同时他也说道:“不喜欢这种有注释的,喜欢看原文。”真没想到他对道德经还感兴趣,我才萌生了要多买经典好书放在家里,创造一个小小图书馆,让他随心取阅。
给他买了爱因斯坦和乔布斯的书,我也想深入地了解这二位伟人,希望和他思想上有更多的交集,在微信读书上搜到一样的版本,上下班路上听。
《乔布斯传》很容易懂,但《爱因斯坦传》讲到很多专业知识,什么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那些理论,我听不明白,回来向儿子请教,示弱,让他体验比妈妈更强大、懂得更多、知识储备丰富的优越感。小学六年级时读《时间简史》《人类简史》,跟我讲什么黑洞、虫洞,我听得云里雾里,用一双崇拜的眼睛望着他。
我还提到书中讲到爱因斯坦的小小经历:“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还见过面。”两个伟大人物的碰撞,会是多么壮观的场面。
不经意的一句话又激起了儿子的兴趣,
睡之前就看他去书房找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本书也是他六年级时在书店看到,翻了翻,挺感兴趣,要求带回家,后面我在网上给他买回,没有翻几页便放下了,枯燥难懂罢。同时顺便从书柜里取出《娱乐至死》,两本书一起放床上,这本书好像买回当时没看完。
附
“音乐唱歌考试我还没轮上,还有些歌词没记住。”他主动跟我汇报,似乎很庆幸,还有更多的时间去记歌词(前面花了一个小时在小本本上抄写日语歌词)。
“那什么时候考呢?”
“可能是半期考试过后了。”
从没有听儿子唱过歌的我好好奇,他称自己不会唱中文歌。好想现场听听他唱歌,更何况还是用我听不懂的日语,愈加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