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都藏在“脸上”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2022-07-29 21:33:30
文/坦然的狐狸
老话讲:“相由心生。”看人先看“脸”,看脸不是只看五官颜值,而是看它显露出的气质与修养。
养好“眼睛”,做到心中有数
一名画家笔下的人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有一只眼睛。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丑化人物呢?画家说:“人有两只眼,一只眼睛用于看外,另一只眼睛要学会向内。”
生活之中,我们经常犯的蠢事,往往就是没有看清自己。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脸面一样,这是最为清醒的自觉。
唐太宗李世民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不怕未曾经历千山万水,就怕明白得太晚。人最大的难题不是无法认清人心,而是难以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严于律己,将外在的规范化为内心的律令,如此约束,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养好“嘴巴”,做到不论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生活中说什么话,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北宋诗人柳永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每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自信满满,谁料却屡屡落榜。
受挫的柳永郁郁不得志,常去烟花柳巷发牢骚。逢人就跟人议论宋仁宗有眼无珠,错失他这个人才。甚至狂言说:“功名利禄算什么?我宁愿把功名换美酒佳人。”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宋仁宗耳朵里,他对身边大臣说,柳永虽科举屡败,但才情盎然,越挫越勇,是令人钦佩的,可没想到他偏偏自暴自弃,口不择言,如此心胸狭隘的人,实在不堪重用。
“言,心声也。”一个人的层次高低,终究会在言语中体现。
庄子曰:“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一个人经历得越多,越会沉淀自己的心,做到沉默处事。言不在多,希言则贵。说话有尺,言语有度,是我们一辈子的修行。
养好“耳朵”,做到善于倾听
“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其实,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数麻烦,并不只是我们不会“说”,更多是不会“听”。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喋喋不休,而是懂得倾听。
待人接物,不要着急下结论,很多事并非我们看表面那么简单。而多听,多看,多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倾听,可以增进沟通,减少误解;可以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不少人,面对他人的谏言或训斥,会恨不得马上回怼回去,有些时候对方可能只是在直白地提醒你的不足。
村上春树说:“越是不思考的人,越不愿倾听别人的说话。”学会倾听,更多的是带着思考去听,去理解别人的话语,了解别人的需求。
生活中,当我们学会倾听别人时,便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事半功倍。
养好“眼睛”,让自己眼明心静,方能做到心里有数;养好“嘴巴”,谨言慎行,不妄评,才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养好“耳朵”,少说话,多倾听,让自己更沉稳,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人生漫漫,人的气质与修养,都藏在“脸上”。如此,你才能出言有尺,嬉笑有度,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