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于1943年写的一篇怀念父亲李大钊的回忆录。十六年过去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化作一个个凝血的文字向人们传达。读这一课,我的心情是凝重的,多么希望革命先驱李大钊没有牺牲在军阀的绞刑下。
这一课承载着我的回忆。2月份,我曾在这篇课文里反复游历,最终完成一篇参赛的教学设计。而今天,我的设计要变成现实,心里既激动,又忐忑。回忆这一天,我的课堂上还是有一些花儿。
一、师生之间互动热烈
如果把课堂比作一部超长连续剧的话,主角应该是学生。老师呢只能算男二号或女二号。然而在家常课上,配角的戏份往往多余主角。我的课堂屡屡出现主角配角身份颠倒现象。我不是想抢主角的风头,而是主角没有定位好自己的身份,喜欢被动地接受配角传授的知识。每每这时,我很无奈。
然而在《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堂上,学生的主角意识突然增强。他(她)们乐于思考,积极把思考的结果向老师展示,哪怕是错的。学生们沉浸在课堂中与老师展开思维互动。我发现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把小手举起来,一股喜悦在心中荡漾。点名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能单方发球,另一方被动接球,甚至是避而不接。教学相长,良性互动可以激发出思维的火花。这节课上,我有幸看到学生思维之花的绽放。
二、巧用词语入文本
李华平老师擅长利用词语来推开文本解读的大门。这一点,我非常受启发。《十六年的回忆》一文词语丰富,学生可以积累扩充词汇量。如果仅仅落实在默写上,那么就辜负了这些词语存在的意义。
开发词语的利用价值,让词语成为学生进入文本的窗口。这一课,我先后开发两个词语教学的环节,让学生透过词语入文本。
(一)抓“反常”入文本
被捕前那年春天,父亲的表现有哪些?学生很快从文本中找到证据,通过朗读进行展示。我紧接着启发学生——这些行为和平常相比,显得......学生开始动脑。赵博文张口说:“失常。”这个词语,学生立马反对。几秒之后,有学生想到“反常”。
围绕“反常”,学生贴着文字去理解父亲的行为,感悟出父亲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可以说,一个“反常”如同支点撬起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二)词语归类悟人物
李大钊被捕时,实则是两股力量的角逐。利用词语,学生会清晰可感地理解当时的情景。如何利用词语?我发现归类是个不错的方法。
黑板上写出“李大钊”和“军阀”两个词语,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在这两个词语下面添上合适的词语。学生很快把“不慌不忙”写在“李大钊”的下面。“军阀”下面的词语很多,学生一个一个找出来。很快,黑板上呈现两列词语。学生发现这两列词语正是两股力量的对比。“魔鬼和匪徒”这两个词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必须从文章中找依据。解词的任务一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一个个句子在班级内响起。原来“魔鬼”带着枪,原来“魔鬼”会用苦刑来对待被捕之人。学生对“军阀”下面的词语理解得越深越能理解李大钊的“不慌不忙”。
学生在对词语归类之后对李大钊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已经无需老师点拨了。感悟人物化解在无声无息中。词语归类四两拨千斤,给了学生顿悟的支架。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妙词出墙来。语文课堂的幽静美丽或许就在那伸出的一枝妙词中。
三、角色朗读入情境
没有朗读的课堂是失败的。小学阶段,出声朗读是重点。读得好意味着悟得深。学生的朗读状态决定着品析的深浅。你会发现那些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写作能力也强大。那些连一般句子都读不顺的学生,写作必然是磕磕绊绊,病句丛生。
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适合训练分角色朗读。我们班的同学朗读水平普遍不高,尤其能够读出感情的更是寥寥无几。课堂上我给学生的朗读留了时间,把自己的理解渗透到朗读中。
“什么?爹!”我瞪大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PPT中显示人物的语言,学生借助提示的词语去揣摩语气语调。试着找学生来读,朗读水平竟然秒增。赵博文读那句吼声把我们仿佛带到当时的情境中。王筱雅读法庭上“我”喊的“爹”时,让全班同学一惊,那声“爹”里有欣喜,有心疼,有害怕......“爹”字的背后秘密被筱雅的动情朗读全部打开。
带着理解感悟去读,那一个个文字就焕发生机带给我们感动与震撼。读促悟,悟促读。读与悟交织让学生的学习力逐步提高。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课堂里的那些花儿明媚了我的心灵,给了我攀登教学高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