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冯唐是谁,我说我也不知道,好像是一作家,看他写的文章挺流氓的。有人说冯唐才气紧跟王小波、王朔。过他们的文章都有一个特点:有趣和痞气。
当年看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是非常离经叛道的事情,记得初中时班上一男生在语文老师提问其“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时回答了这本《黄金时代》,女老师脸色霎时很不好看,立刻制止了这位男同学本来应该非常慷慨激昂的讲话。我哑然失笑,而周围的同学们懵懵懂懂的什么反应也没有。
后来发现冯唐写了一篇文章《王小波到底有多么伟大》,来歌颂小波,果然小波是被冯唐奉为偶像的,文字也不免对其进行了诸多模仿。
喜欢王小波,所以也顺带着喜欢了一下冯唐。
有一个词特别火,叫做“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我喜欢的小说的主角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分泌大量荷尔蒙和肾上腺素,对周围的事情反应强烈、爱情高于一切、咬咬牙什么挫折都不叫事儿,永远死要面子活受罪。
《万物生长》,书名儿起的挺好的。在大学里,每个人呈现出了一种“自由生长”的状态,离家长远远的,离宿舍里的弟兄们近近的,在相对宽松的规则下活出了最自我的状态。这本儿小说,没什么特别的情节,没有悬念,也没有高潮,就像他自己说的,“只写出了一种状态”。
不过冯唐却把这八年本应枯燥医学生的生活写的非常丰富,把宿舍哥们儿天南海北的乱侃、为得到考试重点和教授的斗智斗勇,甚至和女友的爱情都写的有趣极了,并不细腻读起来却酣畅淋漓。
看着别人的校园、宿舍、食堂、自习室、树林里曾发生的故事,你也会想起自己的故事,怀念自己的年轻时代。
1.
大学里少不了恋爱。校园恋爱无处不在:吃饭、自习、上课、考试、树林散步。大学时代结束,恋爱变成了:看电影、吃饭、逛商场、逛公园。
大学毕业了,会不会有那么一瞬,会觉得两个人一起吃难吃的食堂说不定比在高级餐厅吃饭有意思,一起上自习复习功课比在电影院里看国产烂片有意思,一起在树林散步比在商场乱七八糟的商品中间转悠消磨时间有意思。
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回不到以前,而现在的状态将长期持续下去,所以我们怀念从前。
书摘:
我女友的习惯健康,每隔一小时,她提醒我,放下书,极目四望,放松眼睛,别看自习室里头发洗的顺顺的女生,要看窗外的长安街、远处的天安门。……每隔三小时,我女友说,出去走走吧,久坐伤气。
你知不知道,丁香花大多是四瓣的,你如果摘到五瓣的丁香,上天就满足你一个愿望,不管这个愿望多不实际,多不符合原则。我现在随便摘一枝丁香花,从远枝端开始数,数到十朵丁香花。如果我在这十朵之内摘到五瓣的丁香,我就让你知道我有多淫荡,否则你骑车带我回宿舍,快十一点了,大妈要锁宿舍门了。
2.
大学时代我们都很迷茫。高考后,完成了多年的最高目标,一下子没有了着落,情感也没有了寄托。学业压力过后,更是无所适从,不知该做些什么。然而时间很快,四年中前两年浑浑噩噩,后两年焦虑至极。
大学毕业,很多人都很忧伤,四年学生生涯恍如一场梦境,考试前突击的夜晚、小团体到处玩闹的情景历历在目,可是一下子大家各奔前程,作鸟兽散。
老朋友、熟地方走远;新同事、新高楼走来,每次改变,都很无力。很多事情和人,没有当时的环境与情境,再不情愿,也都会被命运丢掉的。
如果一个人注定悲观,那么积极地想:或许当某一个伤心时刻来临的时候,难过没那么强烈。
书摘:
事情有开始就有结束,考试就这样完了,一种流逝感在瞬间将我占据。这种流逝感与生俱来,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强烈。花开的时候,我就清楚地感到花谢、花败的样子。月圆的时候,我就清楚地想象月缺、月残的黯淡。拿着电影票进场,电影会在瞬间结束。阴茎硬了起来,瞬间就是高潮,然后一个人抽闷烟,然后计算后果,然后盘算如何解脱。拿着往返机票,飞往一个城市,坐在飞机上,我经常分不清,我是在去还是在往回赶。如果我分不清是往是返,那中间发生的种种,又有什么意义呢?
3.
前几年有一个小哥接受采访时说过:“我没有青春,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大部分人真实的青春时代并没有故事和偶像剧里面那样惊天动地,很平凡,都在学习啊,食堂吃饭啊,洗衣服啊,打游戏啊,看剧啊,胡吃海塞啊。
难道只有好看的人才有青春,没有退学、堕胎、打架什么的不是挺好的么,毕竟校花校草并没有几个。我也觉得自己十八岁的时候没有我二十五岁的时候好看。
祝我们青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