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逛了一条的两家店。总体感觉是:有好的审美,有用心的细节,有“人性的尺度” 。关键是逛得愉悦,遇到不少好货,有下单的冲动,会让人觉得,原来生活可以更好一点。家的附近,有一家这样的店,应该会觉得多一些幸福感,和生活的想望。商业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部分细枝末节,零售技术方面,有人有心,不是大问题。这是就当前市场与消费环境下,个人的直观感受。
“人性的尺度”,我是在日本茑屋的创始人增田宗昭所著的《知的资本论》读到的观点。在书中,关于这个词,他论述了相关的两个层面,一是公司的组织管理,二是店铺的设计营造。对于这个词,我的理解是,深度研究人性,给予其恰到好处的“舒适度”的关照与回应,以人以人性以人的体验为中心的考量。想来徐老板一定带着团队去细致考查过茑屋?
以下具体说说,5个层面(选址,产品,空间,模式,品牌)、12个零售细节的观察与思考。
一 选址:
目前开的三家店选址总结起来是:一老场,两新场,融入生活。
一老场:莘庄店,位于仲盛世界商城店(开业8年,大生活区里的老牌商场,正进行二次升级,一条看起来是作为其升级的主打品牌引入)三楼至四楼。
两新场:新天地店,位于LUONE凯德晶萃广场B1层;浦东店,位于LCM置汇旭辉广场二层。这两商场都是上海在今年9月22日开业的。前者是凯德华东重磅项目,有颜值,也有新生活方式引领,自然亲睐一条。后者引进了中国首个小猪佩奇室内主题乐园,商场定位有基于文化艺术方面的考量,比如设立有生态艺术公园。
融入生活圈。作为一个生活馆,“触达并融入生活”,在大环境的商圈商场选择和小环境的楼层落位相邻品牌选择上,自然是其考量重点。比如莘庄店,所在仲盛世界商城即位于一个大型生活区中,对面是个中央公园,周边住宅项目多。其所在的三楼定位是童装生活,旁边有JNBYkids,PUMAkids,Little MO&CO等,还有一些婴童集合店。毫无疑问,为这些品牌买单的,就是一条的目标群体。
二 产品:
包括美妆,电子,文具,图书,咖啡,家居,食品,饰品。选品比较好地呈现了其所倡导的“日用之美”的理念。其宣称线上汇聚了2500个中外品牌,数万件商品,而线下的实体生活馆,说是精选了3000件商品。所以,你会有一种感觉,这些商品是帮你做了对比后精选出来的,所以你没有理由不相信,它是优质的;而线上线下同价,更是消费者决定下单的最后助推力。
三 空间:
丰富盛大,亲近生活,适度设计,轻盈通透。这是整体逛店的空间感受,应该主要归功于设计师吧?
1 丰富盛大感:卖场呈现了丰富的品类,铺展出一种紧凑又琳琅满目的感觉,让人想去探索。
2 亲近生活感:有家的场景营造与适当的温暖与亲和感,产品展示有直观的体验感。
3 适度设计感:适度的设计。除部份装置如 “兔子洞”,白色的“一大条”外,设计均围绕产品的展示与品牌感的营造展开。
4 轻盈通透感:线条简洁,带点日式与北欧风格,但不冷淡;展桌下方净空,多为展示性陈列,非仓储式,让人觉得没有压力与沉重感;海报等视觉符合当下审美的轻薄化。
四 模式:
区别于其它零售实体店的“一条”模式,我们非常容易就会关注到:
1、 为线上获客导流:现场布满的二维码,以及注册会员的指引,始终导向——来线上平台,更多选择,更及时方便的无界体验。
2、 线上线下的融合:线上的商品,线上的内容,线上的价格,线上的物流送货服务,线下店一体承接。线下店同时成为了线上极好的展示空间。
3、 会员系统:基于以上1、2点的充分考量的架设。
五 品牌:
逛店时,对于品牌的感知会从这几个部分获得:一个店刊,适量视屏,选品表达,空间营造。店刊《一条》略显轻薄,广告页特质明显,与其宣传的“杂志”有落差;视屏通过声、色、文字,传递其理念与调性。轻轻软软,慢慢悠悠,诉说产品背后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是,这广告有内容,看得舒服;选品颜值自然是第一考量,“看上去美美的”是必须的,这种美,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感,女人常常会招架不住吧?空间营造,空间设计适当;品牌传达没有太多概念与抽象化的措辞,没有过度修饰。统一的自我表达,在立牌海报、墙壁贴字、显屏内容上呈现。
12个零售细节:
零售的学问,离不开细节!细节!细节!接下来就来挖一挖一条的12个零售细节。
1电子显屏的运用。门口、收银台上方、公共过道墙面。内容多是其线上的视频,以及品牌本身的宣传信息。整体视听简洁,轻盈,易引人驻足。
2 门口业态分布的示意。门口墙壁上贴着业态与品类分布示意,让人直观了解店的内容。相较于一张平面布局示意图贴于店内墙壁上,这种形式更加直接有效。
3 电子标签。好奇这个满场的电子标签。其可视的信息内容应该是统一设置电子显示的?省掉制作插页的琐碎。相关技术与形式,可以应用于书店的导读吗?
4 图书的售价同于线上。这一点似乎在现场没有被特别突显,但对于书店来讲却是不得了的事了。低至62折啊,对于爱买书的人来说,是很具诱惑力的。
5 清晰明确告知店内的WIFI帐号与密码。这个牌子在多处看到,且非常醒目,这是基于顾客关注点考虑,省掉向服务人员询问,并给人一种方便稳靠感。
6 各种小宣传卡,勾你回到线上。现场给予顾客随手取阅的宣传卡,上面有可读性的内容,顾客会因为上面的文字而随手拿取,一定有二维码,让你回到线上。
7 桌角防撞,卖场区的垃圾筒的设置。桌角的防撞处理,不影响美观。外场区展桌旁设置了垃圾桶,位置和样式把握恰当,顾客方便感加分。
8 人员服务未感受到特别的惊喜。基本服务应对。整体感觉平平。各区人员素质与专业度略有参差。似乎化妆品区和家居区的工作人员服务推销会略用力,感受明显。
9 货柜上无产品照明设计。所有的货柜的层板都没有设置灯带,照明全部天花往下。这会损失一定的产品光照效果?但应该在货柜制作上节省一定成本。针对书架,该细节有可再探讨空间。
10 空间照明全部用导轨射灯。好处是可灵活移动,调整光照角度,另外一个方面造价也相对可控。不好的地方是整场光照缺乏层次和变换。
11 道具的造价考虑。除了货柜上的照明及天花的灯,还有这种货柜,是一般售卖百货的专配,店内出现也不违和,增加了卖货感,关键这些货架可搭载变换的配件丰富。
12 促销活动。1元喝咖啡,没有体验。一是因为不好咖啡,二是因为感觉自己像在占某种便宜,而难以与高品质、美好关联起来?似乎与这店的宣称的定位有些不符?可以理解的是这更重要的是基于获客的考虑,留存是第二步问题。
关于图书
最后,说说一条的图书。
容量不大,一个店10至12个直立架,一个平展台,总品种数目测在600左右,其中直立架500种,展台100种。图书6大分类包括:健康美食、生活家居、文学传记、励志与成功、历史、社会科学。另设置一个“本月图书推荐”10本书,选书包括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和造型设计师伊藤正子的《好物100》、《穷查理宝典》、《乌合之众》、《瓦尔登湖》、《百年孤独》等,出版了一段时间,口碑和销量都不错的常销型经典书,这也是其图书整体的选品风格。一眼望去,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书,没有了意外和惊喜。——特别提一下:现场有一本主推书《从诗经到红楼梦》,腰封体现“一条课堂”出品,看出一条在知识付费领域也开始有动作了,不过现场还未见到更多关于一条课堂的宣传呈现。
开头说到一条对茑屋的学习,逛店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个是书店一个是生活馆,所以两者在图书的量及编辑陈列方式上,自然呈现出极大的差别。茑屋书店图书贯穿整家店,图书与非书的混合编辑陈列,遵循“为美好生活提案”的理念,做到了极致。而一条的图书,只是品类之一,占比较低。
一个设想。如果——家居用品旁放上家居的书;食品食器旁放上美食料理的书;旅行用品旁放上旅游的书;美妆饰品旁放上仪容气质的书……——那会怎样?有可能吗?
逛完两店,我拿了一本店刊,几张卡片,并没有买什么。但,开始期待,我家附近,什么时候可以有一家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