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看了三期《中国诗词大会》,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让我想起自己幼年时背诗的情景。小时候,家中有本《唐宋诗词评注》,姜黄色的皮,画着一座高山,山上一座楼阁,远处一轮太阳。
开篇第一首诗,就是《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浅显易懂,气势磅礴。
我幼时有意思,一背诗就自行切换成播音员那种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腔调,这于“无限风光在险峰”之类自是相宜的,但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句“桃花依旧笑一春一风”!一小女孩背诵此句时之春风得意,激昂热情可自行脑补。
直到长大后,才慢慢懂得什么叫“人面不知何处去”,懂得花与我俱在,花丛彼端的人却不复再见,那种灿烂之下的感慨和悲凉。
那时背诗只觉好玩,不求甚解,但恰恰竟与现在提倡的方法暗合。“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诗的好处,就在于那一点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的意思,对于一些没有生僻典故的诗,未必一定要作解释,只要吟诵就好,让词句原本地进入孩子的心,等有一天他长大了,事物景象和某一句诗倏然碰撞,电光火石地一刹那,他自然就会明白。
好比一年级的语文书里是“儿童急走追黄蝶”,“忙趁东风放纸鸢”,他们不难理解。可二年级就有“菊残犹有傲霜枝”和“乡音无改鬓毛衰”了,其中光阴的流逝,深沉复杂的情感,此时的他们怎么可能完全体会,却又何必一定要“懂”呢?
小时候这样读诗,一生真的受益,看诗词大会就很明显。所会的,大多还是少年时那些老底,“再认”的选择题还可以,典故也依稀知道,但知之不详,听了嘉宾讲解,才知道里面还有那么多东西可挖。“再现”就不行了,常是名句背得出,整篇却不掌握。
但我想说的是,即便如此,我仍感受益良多。
诗中有大千世界。小时候没去过江南,但诗里有杏花春雨,碧水如天;没去过边塞,但诗里有千里黄云,大漠孤烟。白帝城,敬亭山,朱雀桥,这些遥远的地方好像并不陌生。梧桐,芭蕉,雪里的竹子,也有别样意味。
幼小的心灵中,这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实际中的原物,都蒙着一层诗意的光辉。遇到一个景物,一件事情,常常是别的还不及想,一句诗先从心里冒了出来。
多年后,当我第一次去游览西湖,第一次见到寒山寺,那种感觉不是初识,而是重逢!在我心里,早已把它们摩挲了一千遍一万遍了。
去年看了电影《长江图》,总觉得那雾蒙蒙的江水,缘是导演心里的一个宏大又不好具化的文人之梦,而我之所以被这个题材深深吸引,也不是偶然。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个“江”字多少诗!
我生活的地方,没有大江大水,去看这个电影,为的正是我心中的三峡,孤山和长江。
它又不仅是长江,还是郴江、九江、清江,也是汴水、泗水、渭水,是流在诗里,流在我心里无数条江河水的汇合!这种激动,难以言表。
如果说这只是风花雪月的小情调,那么除此之外,诗里还有胸襟,有爱恨离别,家国大义。
试问哪个中二少年,不曾装模作样地“把阑干拍遍”,自以为没人理解?不曾把“直挂云帆济沧海”当过座右铭?遇见某个人,从此懂了“为谁风露立中宵”的脉脉相思;远离故乡亲人的风雪之夜,忽然明白什么叫“聒碎乡心梦不成”。
年轻的你吟起“醉里挑灯看剑”时,胸中难道没有一股豪气生发?人至中年,负重前行,读到郁达夫病中“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别有一般况味。
年岁日增,前路曲折,一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让人潸然泪下。你或许也发过“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牢骚,可当经历了一切回头再看,却只剩下“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豪情、离愁、闲逸、求索,我们所经历的,诗词都有。如果不是太过弩钝,我们总能读到一点风骨,一点情怀,一点柔肠。
诗点明了我们的情感,呼应我们的情感,还升华这种情感。
一种感觉,本来隐隐约约,并不分明。可一句之下,只觉石破天开,竟比自己心里掏出的还恳切。你的所思所想,千百年来,竟然有人都懂。
而且把我的这种情感引上大道,引向一个浩渺幽远的境地,高蹈阔大的远处,一个我们从来不曾到达的地方。
原来,我归根到底还是株中国植物!虽然,也总向往着异国他乡的奇景,但也许在世界上任何其它的地方,我都不会再有这种心灵被呼应的亲切感觉了!
孩子们,读诗吧,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