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送余詠诗文字,詠诗在文章的开头就说她喜欢我这个老师,喜欢我的语文课。我相信这是她很真实的想法,因为她一直是那样的爽直,断然不会说假话的。在这篇文章里,詠诗记录了我们排演课本剧的一些画面。她的收获远远大于平时的语文课,由此可见,语文活动在孩子们语文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丁老师的语文课
余詠诗
我喜欢语文,喜欢丁老师的语文课。
丁老师有点严肃但不失风趣。他喜欢写花写草,常常在羊城晚报上能看到他独特的人生感悟;他喜欢“闲扯”,在语文课上偶有“跑题,”给我们讲讲四大名著,给我们聊聊文学故事;他喜欢用语言的魅力言传身教,总能用文字的力量,或让你开怀大笑或让你羞愧得无地自容。
话说我最喜欢的语文课,正是他给我们上 的“走进鲁迅”的阅读课。
记得那节阅读课下课,丁老师找我说让我演《鲁迅在1926》的课本剧。我挺喜欢表演的,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其时当时心里还有一丝庆幸,我并不是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一个路人的存在居然能得到丁老师给予的表演机会,这真是太难得了!
这部剧是丁老师亲笔改编的课本剧,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配角——刘和珍。全剧只有6句话,但也是这几句话让我在丁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丁老师应该不是什么表演专家,但他给我们的每一个建议都像是专业指导。丁老师把每一个人物形象研究地很透彻,还专门在放学后给我们几个分析角色: “刘和珍是一位学生也是一个爱国青年,演的时候既要拿出学生的活力也要有‘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热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还有,要想真实还原当时的情景,就要花时间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还要看看有关这个角色当时的故事……” 我听丁老师的话,看了《纪念刘和珍君》和豫剧《风雨故园》,我认真揣摩了刘和珍的心理和她整个人物的形象,还在排练途中和丁老师交流了一番。
在几次辛苦的排练后,丁老师为了能使我们更好的适应舞台环境,决定在语文课上进行一次预演。在预演过程中,丁老师不断鼓励和指导我们。在面对台下的同学,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他们各种反应;在细节处理方面,我懂得了如何用细微的眼神,语气的改变,重音和停顿以及一些简易的手势来表现人物。
在丁老师的语文课上,我经历了许多我从前所未经历过的语文生活,他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这节语文课持续了很久,从跟着丁老师一起读鲁迅到自己身临其境地去演鲁迅先生身边的人。虽然平常的丁老师给人一种触不可及的感觉,但和他接触探讨语文时,却是那么平易近人。
他就像是一本书,翻都翻不完,我有幸成为这几千页里一段文字;他就如涓涓细流,缓缓流淌,而我有幸像一株溪水旁的小草获得他三年温润的滋养。我感恩在省实成为他的学生,我感恩在最美年华遇上这样好的语文老师。
三年,600多节语文课,一晃而过。
窗外的异木棉开了又谢,我想留住丁老师的语文课。
我喜欢语文课,喜欢丁老师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