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镯耳
清朝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所写: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摆渡人》便是数月之前借来读的书。从前有个在书上做读书摘记的习惯,遇到共鸣之处提笔标记是常有的事,但这借来的书不容如此放肆,爱护书籍是读书人的本分,更何况是借来之书。
与诸多情节错综复杂的小说相比《摆渡人》相对简单易懂,人物主线脉络清晰,情节扑朔迷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故事的一开始向我们介绍了一个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迪伦面临一系列青春期女孩的问题,父母离异,最好的朋友转校,同学和老师的嘲讽,母亲的唠叨……好吧!要知道她还是个15岁的孩子,她的心里承受能力迫使她选择了逃学,瞒着母亲去约见她的父亲,就在她踏上的那列寻找父亲的火车之上,迪伦遭遇了一场突发的交通事故。
小说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故事总是会步步设悬,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急于知道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了,就在我们以为迪伦大难不死从一片血肉之身中爬出火车残骸时,一个神秘的男孩崔斯坦出现了。在历经艰难险阻越过荒原的过程中,迪伦被崔斯坦告知那列火车上,她才是唯一的遇难者而不是唯一的幸存者。是的,迪伦死了!
对于一个曾经对生活并不抱有任何希望的死者来说,死亡并不可怕,所以迪伦显然并不像其他死去的人一样恐慌害怕,在摆渡人崔斯坦面前迪伦显得冷静从容,但是她却对接下来的要走的路,对这个一路上一直引领她穿越荒原的大男孩越发好奇和依恋。他们开始像朋友一样倾心交谈,又像战友一样并肩与魔鬼作战,崔斯坦肩负使命,像摆渡诸多孤魂一样一路上尽职尽责保护迪伦,安慰迪伦、激励迪伦……
人世间的爱情想必也是这样产生的吧!迪伦爱上了崔斯坦,这份爱像闪电一样轰轰烈烈,赴汤蹈火一般,崔斯坦在小说里显然是个毫无自信的弱者,他习惯周遭的一切,否定一切的可能性,他有些自卑甚至是看轻自己。他想不到到达目的地之后的迪伦会冲破艰难险阻,义无反顾重返荒原寻找他,这一回,那个弱小的女孩变得强大起来,她成了他的摆渡人,她用她的勇气和执念带领崔斯坦来到了她原本的世界里。
“原来你也在这里。”
“我在这里。”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和爱的时候,当我们的生命进入轮回的时候,想象一下我们又会如何选择?谁又会是我们的摆渡人?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正如崔斯特所言,他与迪伦穿越的荒原正是迪伦心中的意念形成,包括崔斯坦的样貌也是迪伦的心境造成的,境由心生,一切皆因心而起。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创立了阳明心学,意在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诚然,实现自我的道路,并不在外,而就在你我的心中。其实,我们才是自己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