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组合打开再缝合
-----—-解读诗人高晶的诗歌《爱情隧道冥想》
齐凤池
对于一个使用母语写作驾驭文字娴熟的诗人来说,当下诗歌写什么,对于诗人来说早已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写,诗人给读者呈现什么最重要。
诗人是语言的依赖者。诗人高晶在用语言给自己设置障碍,然后自己再清除障碍。因为诗人和语言之间就存在一种宿命关系:即疼和伤口的关系,守夜人和夜的关系。为存在和美作证,被视为现代诗的伟大职责之一。诗人高晶的组诗《爱情隧道冥想》是许多意象组合,她把诗歌的意象一页一页打开,然后再组合起来。从每一行诗里都能感知到诗人呈现出诗歌功力和深厚的写作技巧和文化底蕴。她的诗歌水准,对于一般阅读量不足者,是很难理解的。她写的《爱情隧道冥想》两盏灯的意象,是两个苹果穿过寒冷的胃/灯光照射像虫洞。然后新的意象出现,深海鱼,长长的隧道像索引,/穿越隧道,就像霍比特人的意外之旅/她多么想,期待隧道失去记忆/汽车在隧道里穿越,/像白昼睡在阴暗里/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蒙太奇般现象。一个连着一个新鲜质感的意象纷纷蹦出。使人读的像在迷宫里游荡。也有穿越隧道的错觉。隧道吞咽了所有声音/人在隧道里就像在蚕蛹上绣花/就像针经过铅印,水幕,大数据,腐朽后/愕然豁然贯通/汽车就像一枚坚硬的核/落地生根。
诗人总是饱含着情感和想像,用感性的方式去感悟生命的最高境界,寻找一种独特语言方式表现生活。一个仅限于模仿自然的人,永远不能创造出任何伟大的事物。因为自然的制造物充满了不匀称而缺乏真正典范的美。菲狄亚斯创造宙斯像时,从不仿制任何眼前的客观对象,而是依据荷马的描述在他心中所形成的形象。
在《爱情隧道冥想》这首里,运用了大量的诗歌技巧,意象,想象,比拟,跳跃,断裂等等。诗歌中的词语含量,信息量,真够阅读者撑破肚皮,令读者视觉纷扰迷乱。说真的,高晶的诗歌,不深入诗歌本身,根本就找到诗人的精神家园。
诗人的语言句子很长,但是语言简约,干净,透明度极高。在阴暗的隧道穿行也能看到豁亮和光芒。诗人的表达能力,空旷绝伦,诗歌空间,视野开阔,语境深邃。她把在一个完整的隧道里感受用不同意象纷呈再现,打开一首完整的诗歌,然后再组装。这就像西方工业管理的流程再造。同时,在她的诗歌里也看到了诗人文化底蕴诗歌内力充分的展示。
我记得美国诗人庞德曾经写过一首意象诗《在地铁车站》“那些人的面孔幽灵般呈现/黑碌碌的枝头镶嵌无数美丽花瓣。”这首两行诗,就是两个意象的组合。他把人的面孔,用幽灵和花瓣,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表象。使意象诗显得更加深奥迷离。
一首诗歌之所以能有强大的感染力,一方面是诗人结合一定的空间和特殊的民族文化对人类的普遍状况进行了探索,另一方面则在于她表现情感意境的独创的和特殊的方式。
我曾经说过,诗歌本身就不是给老百姓的产物,读诗的人首先要有修养,具备良好的教养,还要有很深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读懂一首诗。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读懂一首诗不易,认识理解一个诗人其实更不容易。因为诗人的每一首诗歌都是用泪水和血液凝成的。泪水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血液总是流淌在离伤口最近的边缘。去掉某一行诗,诗人心会疼痛也会流血。
读了诗人高晶的组诗《肥东偶拾》给我感悟颇多,想到诗人占波的嘱托叫我给高晶的诗歌写几句引言,后来诗人绍明把高晶的诗歌发给我,酒后细读几遍,偶有些许肤浅认识,随意写下若干不成熟的文字,还请诗人高晶谅解,组诗后两首就不一一解读了,如果说的太多,太满,那就不是诗了。诗歌的空间越大,读者可以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大。
波德莱尔的诗歌担负着一个使命,他发现了一个偌大的空间,他要用自己的诗歌去充填。高晶的诗歌也同样如此,她也有一偌大的空间,同样也诗人高晶需要自己充填。
2018-3-13早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