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为何老师从不说长大后的孔融?因为不能说!
无意中看到这个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是在想着孔融的童年到底是怎样度过的?为什么成年后的他会有如此大的心性改变?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
很想把这个故事分享出来,也许能带给大家对家庭教育的一些深入思考——
孔融让梨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则寓言小故事,很早就被编入了小学教材,作为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典范。《三字经》中都有“融四岁,能让梨”的句子,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然而孔融这个孩子们的榜样,长大以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孔融出生于公元153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其让梨的故事最早记载于《世说新语笺疏》,后又见于《后汉书·孔融传》。但孔融真正在当时为人所熟知是在其十三岁时,父亲泰山都尉孔宙去世,孔融悲恸不已,甚至痛哭到无法站立,州里百姓因此皆称赞他的孝心。
在孔融十六岁时,兄长孔褒的好友张俭为中常侍侯揽所记恨,张俭被追捕时逃到孔家,正好孔褒不在家,只有孔融接待他。张俭觉得孔融还是个小孩子,就没有告诉孔融自己的处境,孔融却见他形容狼狈,于是做主留下了张俭。后来事情败露,孔家两兄弟都因此入狱,两个人都争着要担下罪责。朝廷最后判定孔褒获罪,孔融便因此事更加闻名。
也许就是因为年少成名,孔融的性格不仅没有像小时候那样一直谦虚沉稳,反而变得偏激自负起来。《御览·秦子》中记载,孔融在北海任相时,见到一个人在路旁的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也不憔悴,孔融认为此人虚伪,于是将其杀掉了。虽然这件事也和孔融让梨一样属于轶事,不能完全确定虚实,但孔融敏感自负的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在城外兵戎相见时仍然谈笑自若,甚至自顾自地读书。至夜晚整座城都被攻陷,他才逃亡而去,留下了自己的妻儿作为诱饵,后妻子儿女皆为袁谭所掳。虽然孔融自负才学,有平定国家危难之心,但危急时刻真正来临时他却丝毫没有作为,这也是令后世之人有所诟病的地方。
此外,孔融还十分嗜酒。建安十二年时曹操讨伐乌桓,同时上表禁酒,当时战乱频仍,喝酒的确容易误事,按理这是一项合理提议。孔融却多次写信给曹操陈述禁酒无用,言辞之间傲慢无礼,行为上更是出格,经常叫上三五好友喝他个酩酊大醉,丝毫不将曹操放在眼里。后来又变本加厉,时常恃才傲物触犯曹操,最终为其所不容,于公元208年将孔融处死,甚至株连全家,连孔融年幼的儿女也没有放过。
孔融的一生是不羁的,四岁时候的谦让懂事只是一个微小的片段,与他之后迥然不同的人生没有太大的关系。到了晚年时孔融的思想甚至变得更为惊世骇俗,他曾当着众人的面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意思就是父母不值得亲近,孩子只是其情欲的产物,孩子和母亲只是寄存的关系,生出来以后就与母亲脱离了。如此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与他年轻时表现出的孝道完全南辕北辙。
就是因为这样,四岁时那个因聪敏懂事流传千古的孩子,长大后却成了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特别是与传统孝道相悖的这段言论,如果让孩子们知道,孔融让梨的形象一定就此幻灭了,这也就是老师从未告诉我们孔融长大后的故事的原因吧!
凝飞早练晨读2020410家庭教育学习分享——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恐惧感?
恐惧虽然是一种心理及情绪反应,但孩子的生理却能十分清晰地表现出来。通常受到惊吓的孩子都会出现这样一系列状况: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出冷汗、尖叫逃窜、躲避退缩、抑郁寡欢,甚至痛苦绝望。
这时候家长要及时安抚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然后,要用语言上的宽慰和科学的解释来消除孩子的恐惧,特别是当很多恐惧是孩子对人、物及环境不熟悉所造成时。因此,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很好的办法。
虽然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假如外界并没有明显的刺激物,而孩子却陷入了严重且持久的恐惧状态,或者孩子对某些本应不再恐惧的事物依然怀有强烈的恐惧情绪,那么这种恐惧就是不正常的,甚至会发展成为恐惧症。假如这样的话,就应该带孩子及早就医,以期取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