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 2019级 文物与博物馆学班 王禧 19819063824
《包氏父子》是张天翼的代表作之一,它讲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水乡的小镇,以包氏父子为代表,描述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这些人的生活处境和内心的渴望。
老包在富人家里做佣人,他没有文化,面对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压迫,老包将希望都寄托在他的儿子身上,如果要让下一代翻身变成富人,过上幸福的日子,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包国维上学读书。于是老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借债求人供应儿子上学。包国维五岁时,母亲去世,面对得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他本该逆境中崛起,刻苦奋进,报答父亲。然而,事与愿违,包国维丝毫不考虑父亲的艰难和自己的前途,他无心学习、不思进取,三次留级,爱慕虚荣,整日跟富家公子鬼混,喜欢跟富贵人家攀比,讲吃讲穿,寻衅滋事,包国维最终被学校开除了。除夕那天,面对一个个索债的人、面对欢天喜地的节日场景、面对不争气的儿子,老包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代替他言语的只是那两行不停涌出的悲痛欲绝的眼泪。
看着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一是为可怜的老包所感动的,一是为不争气的包国维而愤怒的。老包梦寐以求的是儿子能够飞黄腾达,在他面前态度卑微,说尽好话,耐心劝慰。然而,作为对老包的回报,包国维却捧回了五个“丁”一个“乙”的成绩单。整个作品笼罩着一种温情脉脉却略显悲哀的气氛。尤其是当想象到老包在儿子面前低三下四的样子,而包国维对父亲却不体谅并有过分的要求,甚至是对他发脾气,我总是感到一种心酸。同时,面对老包的隐忍退让,我总是在同情之中又有怒其不争的愤慨。有一个细节记得很清楚,那是老包的内心独白:“可是有时候觉得包国维可怜:要买这样没钱,要买那样没钱。这小伙子永远在这么一间霉味儿的屋子里用功,永远只有这么一张方桌给他看书写字。功课上用的东西那么多,可是永远,只有这么三个抽屉给他放——做老子的还要把眼镜占他一点地方。”这种“低三下四”的心态,实在是令人心生怜悯,而包国维对他却是大相径庭。
包国维向往富贵生活却不思进取、不从实际出发,还抱有幻想从富贵人家那里得到好处,或者说是从它们身上来找寻自己虚幻的满足感。小说中,包国维猛地把牙刷抽出来大叫着,喷了老包一脸白星子。“我要的是司丹康!司丹康!司丹康!懂吧,司丹康!”,“拿开!我用不着这种油!——多寒碜!”回过头来仔细地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其实还有很多像包国维一样的存在。每到放学的时候,校园门口,我们总能看到许多家长,他们或许刚下班,或许刚忙完自己的事情,或许还没有来及把事情干完……他们匆匆地来接孩子了,在他们心里,只有孩子。可是当他们微笑着接过孩子的书包时,有谁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有谁说过一声:“谢谢!”当衣着寒酸的老包在大街上喊儿子时,包国维对他的同学说:那老头与我不相干!仅仅就因为父母不够体面,就变得与自己不相干了吗?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我的什么是什么什么牌子的,你的呢?我的什么是在什么地方买的,你的呢?谁谁的什么是什么牌子的,你也给我买一个吧。。。。。。生活条件好,吃好,用好没有什么不对,但一味讲究吃穿就着实没有必要。从包氏父子身上,凸显了教育的失败。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现在看来,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由《包氏父子》所引发的有关当代家庭教育的理解,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在《包氏父子》中,刻画的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我明显感觉到一种教育的失败。且借一家之言,结合《包氏父子》表述一下我对现代教育的认识。《包氏父子》中用这种鲜明的对比的讽刺手法,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包氏父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同时更深深的含有一种更深沉的悲哀,读后给人一种浓浓的压迫感。
望子成龙,望子成凤,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表达了子女的高度重视与期望,这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不能为此就对孩子过分溺爱,不考虑对错,要什么就想方设法的给什么,这是一种父母教育的缺失和失败。当今社会各种“巨婴”仍然存在,“妈宝男”事件也屡见不鲜。这同样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所导致。父母不能一昧的奉献付出,让孩子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这必然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成为一个现代的“包国维”。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坚守原则同时,对于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要学会为父母、为身边的人考虑,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能仅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更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贪图享乐,唯有上进才是人生之道。总之,《包氏父子》是一面镜子,它所展示的是一种社会的病态,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去重视,不能再出现包氏父子这样令人可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