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大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书读了很多,但总是记不住里面的内容。尤其当朋友问起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尤其明显。朋友让你推荐本书?嗯,好的,印象中这本书很不错。报个书名。紧接着对方就会甩出下面这些连环问:
这本书说了些什么啊?
你最喜欢书里的那些地方?
这本书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这本书的优点在哪里?
你的推荐理由呢?
好吧,抓耳挠腮,支支吾吾着糊弄了过去。但大家都知道,对这个回答,对方不满意,自己其实也是不满意的。
这里就体现出一个问题,人的记忆力是有局限性的。想象你的大脑就是个大房子,它可以装很多东西。但你要真是把物品一股脑儿扔进去……急着用的时候肯定会找不到的吧。物品需要收纳,知识也需要。
心理学上说,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到记忆的特征分别是这样的:
我们的大脑对于可以将多少事物立即保存在短时记忆中,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一限制通常约为7件事物。
长时记忆则不存在这些限制(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发现长时记忆的上限),但它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进行的
如果不做处理,读过的书就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很快就消失不见,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但是要把书内的内容全部转化为长时记忆,花费的时间精力也是很惊人的,并不划算!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就是在笔记库里寻找的内容。其实我本来想说成人记忆的特点是事实和情感混杂的产物,但没查到原文,不能确保我记忆的正确性,只好放弃这个想法了。
所以这里就体现了我存在的问题:不能准确记忆书里的内容,对原书的理解也容易受自己知识以及经验的影响而流于表面,甚至可能还会有错误的认知。
明明读过了,需要它的时候还是得重新翻找原书,其实是很浪费时间的,如果当时就做好笔记,并且上传到网络,可以随手可得该多好!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看书是为了改变生活。我也不追求完全理解书上内容,生活变得更好就行了。
这样想的话,看一本书要产生一些改变,看很多书会产生很多变化。你看了那么多书,你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吗?大多数人都是否定的回答吧。不然也就不会有人感慨,“看了这么多书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只要记住1%、2%就够了。但是一本书那么多知识点,你就记住可怜的1%、2%,先不说能不能记住还是个问题,只记住这么多,快速浏览就好了,为何还要把书看完呢?毕竟还有机会成本这种说法。花那么多时间只吸收了1%、2%,这个时间用来干别的事、产生更大收益不更好?
A1
我经常遇到让我推荐书籍的场景,比较深刻、比较有效的一次是这样的。在一个读书群,群主让大家介绍自己目前最喜欢的书。我推荐了正在读的《社会心理学》。光这个书名就吸引出了一批书友。大家让我分享下推荐原因。我回答,书的内容非常积极向上,也能更好地指导工作生活。毕竟正在看,印象还算是清晰的。但是这种浮于表面的、个人主观意识很强的回答并没有让书友们满意,大家一句话都没说。而我又实在记不清楚书内的细节了。没办法,我把书翻出来,印象中书内有个段落超正能量,而且可执行度也很高,这个绝对能打动他们!明明才看过,又翻了好一会才找到目标。随后,拍照,转化成更清晰的扫描版,发送到群内。有了原文,再配上我的简短评论,大家看看,是不是对生活和工作很有帮助?年度最鸡血有没有?!这样有理有据的推荐一发出来,书友们纷纷表示,哇,这书果然很棒!立马加入购物车!这样的推荐,才能让对方和自己都满意。
如果你读书不只是为了消遣,希望能够有所收获,那么,我就建议你在读书的时候还要采取些行动。
A2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观念,看完就忘才正常。记忆是不可靠的,千万不要期待自己的大脑能安安分分地达到你的要求。书籍看完不处理,忘掉是非常正常的事,你这样,我也这样,大家都一样。看完就忘,这才是正常状态。
其次,请做笔记。简单的笔记可以是记录下喜欢的片段,当时的想法。复杂点的可以学习一些笔记术,通过实操,找到适合自己不同书籍不同笔记的方法。
然后,请把笔记归档。散乱的笔记就像散落在沙地的珍珠,也是资源的浪费。可以整理在手机诸如幕布、印象笔记这样的可以多平台同步的手机应用上。要用的时候,搜索关键词,找到内容稍微编辑下即可,方便快捷,还能保证内容质量。
最后,请注意回顾笔记内容。既然遗忘是正常的,那就应该经常回顾经典内容,把精华部分从短期记忆挪到长期记忆。这样工作量也并不会很大。如果能做到定时输出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