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问了我这个问题,我给她做了引导,结果当天晚上Janey就来了一幕实景演练。
这天晚上的气氛好极了,爸爸不在家,哥哥不在家,因为我晚上有线上课,我就邀请Janey帮忙:
“你可以帮我个忙,在讲课的时候保持安静和自己玩吗?”
Janey特别热衷听我的录音分享和课堂,所以她非常配合地快速吃完饭,自己洗澡,还帮忙收拾碗筷,把桌上的剩菜都用保鲜膜包好送进冰箱,我基本就是把自己搞定就好了。
等我讲完课,已经自己很安静地玩了两个小时的Janey迫不及待地拽着我的胳膊:
“妈妈,妈妈,你来陪我做围棋作业吧”
我想了想,估计这两小时已经是她的极限了,我把手头的事放下来,专心地陪她做。
这一页里有六道题,前三题,是老师布置的;头两题,做得很顺利,我把棋一摆好,她就下到位置上,顺利地腾到本子上了。
第三题,我刚摆好棋阵:
“来吧,我白子先下到这里,轮到你用黑子把这些黑子连起来。”
“这个简单!”
有了前两题的经验,我也觉得她的这个判断是正常的。可是她一出手,把黑子放到了一个完全不搭的地方上。
“再想想,要把这些黑子连起来哦”
她犹豫地又拿了一颗黑子,要把新拿的黑子放在另一端黑子和白子中间,可是原来的黑子和白子中间是完全没有位置的,她试图把她手里的黑子挤进去。
我说:“这里没有位置啊,这颗黑子和白子已经是挨在一起的,他们中间没有位置。”
我把棋盘里后下的子都拿出来:
“我们重新来过,题目要求,用一颗黑子把这些断开的黑子连起来,你看看要下到哪?”
她一看重新来,拿起颗黑子,就往第一次下的位置上放,嘴里还理直气壮地说:
“我都说是下在这里了!”
我心里有些诧异起来,第一次就是这样下的,说了不对,为什么还要这样下呢?
我按捺着自己的情绪,说:
“要把黑子都连起来哦,你觉得要下到哪,才能连起来?”
她依着第一次的方式,还是磨蹭着要往另一端的黑子和白子中间挤。
“刚才我们说过了,那里没有位置,你要放到哪?”
她犹豫着往中间挪,当然她没下对,等她放定棋子之后,我也下了颗白棋,下了两下,就把她的一群黑棋提走了。
显然她发现自己没下对,看我提了黑子,她开始扁着嘴哭起来,眼泪哗啦啦地流着:
“要放到哪里嘛?”
我又一次把后下的子都拿走,重新摆好棋阵:
“那我们重新来再试一次。”
可是她光顾着哭,根本不看棋盘,我说:
“看样子你需要点时间哭一哭,好吧,那妈妈等你哭完。”
她一边哭一边伸手,通常她有委屈,烦燥的时候都会跑过来说:
“我需要有个人抱抱我。”
我就搂着她,拍拍她的背,等她哭得好一点,我说:
“咱们要继续做吗?”她点点头。
我把棋阵一摆好,她一出手又下到了原来的位置上,我也没说话,一直下到把她的黑子提掉。
“说明这样下不行,没有把黑子连起来。”
这次她没有哭,但是一副手脚无措的样子。
因为她连接三次都用同样的方法解题,我估计她是哪个地方没通。到底怎么回事呢,我看着棋盘琢磨起来,这时候,她又把子下到了第一次下的地方,嘴里念着“连起来”
我一下明白了,她觉得只要把黑子延长就是连接起来,这是她的观念,怎么给她说明白呢?
必须得换另外一个办法,我把棋从棋盘上拿下来,直接在垫子上摆,两边黑棋一摆,象根项链的样子,我说
“看这象条项链,对吧?中间断了哦,而且还是被白子切断的,如果你要把它连起来,黑子要放在哪?”
她一下就把黑子放到了合适的位置上,
“嗯,那我再这里再放一颗白子,你走哪?“
她又下了颗黑子,期间我也琢磨了好一会,怎么做个活眼,如果不是她磨了那么长时间,我第一次想着要下的位置也是错的。
然后我跟她复盘:
”刚才放在这,项链断的地方能连起来吗?”
“不能。”
“那你刚才好几次都放在这,是觉得加长了就是连接?”
“对”
“那现在你觉得什么是连接?”
“连断的地方。”
“嗯,那你刚才哭是为什么呀?”
“我着急,没做出来。”
“嗯,下次着急的时候,还可以做什么?”
“不知道。”
“妈妈刚才做了什么?”
“摆棋,摆到垫子上。”
“嗯,着急的时候可以哭一小会,在妈妈这里哭;然后,想办法摆棋,摆不同的地方,可以吗?”
“嗯,我们接着做。”
“还做啊?”
“对啊!”
下面三题是超编题,但是很顺利,一下就做完了,Janey还喊着要做。我说:“太晚了,我们讲故事去。”
于是大家收拾好讲故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