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真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四气调神大论》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古人对于春生之气有近乎宗教的执着,在古代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罪行的死犯都不能在春天执行死刑,因为这是违逆天道的行为,一定是秋后问斩。)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者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未病先防或者预防疾病)
《生气通天论》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
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阴者,藏精而起亟(气)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寒极生热,热极生含寒。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强健,不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因此,同时出生,来到世上生活,最后的结果名称却不相同。聪明人,在没病时,就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在发病时,才知道养生。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于发现病人的细微变化,就能够诊断疾病,用来指导治疗实践就不会有危险。
《汤液醪醴论》
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病人是本,医生是标,二者必须相得,病人和医生不能相配合,病邪就不能驱除。
《宣明五气》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更骨。
《宝命全形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禀受天地之气而生存,随着四时规律而成长。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是万物普遍的规律。
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医道并非有鬼神在暗中帮助,只要对医道有深刻的把握,在治疗实践中就会独来独往般地自由。/这并没有什么神秘,只要功力积久,就有这样高超的技术。“道无鬼神,独来独往”是针治的最高境界。
《八正神命论》
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
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思本来是思维,不属于情感,中医学的思特指伴随忧而来的过度思虑,也称忧思。
《寿夭刚柔》
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
皮与肉相裹则寿,不相裹则夭。
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
《本神》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天赋予我们人类的是德,地赋予我们人类的是气,由于天德下流与地气上交,阴阳相结合,使万物化生成形,人才能生存。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胜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长生久视:延寿,不易衰老。)
另外:中医认为睡眠与清醒与营卫之气有关,卫气昼行与阳,夜行与阴。行与阳则精(清醒),行于阴则暝(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