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省级读书会第17次作业成果研究
1
雷夫,独立思考读后感
呼中区第一小学许彩静
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二章:独立思考后,使我深思。他能有效的引导,教会孩子们够独立思考和独立的解决问题。而我们的教育呢?我们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我们一点一点的教他们去做的,孩子们不用去动脑想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给了他们所要做的一切。
这一章节中,雷夫列举了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每天早上早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所做的事情,“每天早上,雷夫老师都带领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提前到校,进行数学题目的训练,为的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正是这样一段时间,成了孩子们一天在校最宝贵的时间。从艺术到体育,到经济学,再到独立思考,雷夫给予孩子们的,是能力,是品质,是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
在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信息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客观上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了独立思考能力的挑战。凡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可是我们的孩子还是什么都是依靠父母,养成了依靠父母的习惯,碰到事情后,只会要父母想办法、拿主意。自己不独立思考,这件事情能怎么去做。等到孩子长大了,不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将一事无成。
独立思考的品质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就会善于发现问题,能够通过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拥有更好的能力。而为人师长的我们,更应该为孩子们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让孩子们知道、分析和解决问题。
【史静适点评】
点评与延思——尝试用“六帽”阅读法分析这篇600字短文
颜色联想代表含义内容评价A\B\C\D不合格
白色中立、客观客观事实与数字摘要、重点A优秀。摘要精准,简明扼要,直入下一个环节。
红色愤怒、情感情绪上的感觉感觉、情绪、情感、直觉B良好。其实这是价值判断部分,作者写作风格理性、冷静,所以,涉及到情感的内容不多,但价值观明确。
黄色耀眼、正面的希望正面思想欣赏同情肯定A.这部分启示就是从引用原文到自己思辨的对接部分,作者过渡特自然,得好。
黑色阴沉负面的负面的因素问题困难不同意批判C合格。不怪作者,是因为雷夫的这部分并不涉及,所以给了C
绿色生意盎然创意与新的想法联想、创意、应用、延伸思考A作者格局大,立足中外、昨今于两个维度,比对分析,体现思维严密性,但又紧扣主题言说。
蓝色冷静思考过程控制与组织归纳、总结A.作者用归纳法结束自己的全文。扣题、
2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
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 郭淑贤
今天读了雷夫老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三部分第12章《独立思考》,感动颇多。书中提到“有感的过去20多年来,第56号教室每天早上6点半便敞开大门,我在一片漆黑中到校,比正式上课的时间早了整整一个小时,而迎接我的是一群热切等待学习的学生。他们自愿早到,和我一起用这一小时来训练一项经常受到忽略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到这里时我被雷夫老师的无私付出深深地感动,感叹雷夫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疯狂地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见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也让我不禁反思:自己日常教学时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是否走进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误区呢?
一、被时间赶出来的“独立思考”能力。
由于我们日常教学时间有限,又没有雷夫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我时常有一种被教学进度牵着鼻子走的无奈,个别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被忽略,无论何种基础的学生都被一刀切,“后三”学生悄然出现。因为对那些接受能力慢一些的孩子来说,只能是“连跑带颠”地跟着教材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完成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了,哪有时间去因材施教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二、从我们的角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雷夫在“独立思考”章中告诉我们“为人父母和师长的我们,不该常用无意义的指示来搪塞遭遇困难的孩子,我们必须做得更好。”可是大多数时间,我们没有比学生做得更好,当遇到了讲过几遍,学生仍旧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只是从我们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因为他没听讲才不会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往往是劈头盖脸严厉批评,而不是去追究学生没解决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不会站在学生角度去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你可曾想过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结果无论对错,都是他努力思考解决的结果,我们简单粗暴的批评,不去追寻错误的原因,只会伤及学生“独立思考”兴趣和动力,让他们畏手畏脚,不敢“独立思考”。
我相信以上的错误,我们每个教师都犯过,阅读雷夫,让我们警醒。是雷夫的“独立思考”,让我们懂得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仅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希望我每名学生都幸运地遇见生命中的“雷夫”,也希望每名老师也能尽可能的做学生生命中的“雷夫”。
【史静适点评】
(延思:教材成为孩子们全部的世界,而李希贵校长说,要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教材)961字的短文,简直是一口“深井”,可以“照见”我们自己。
千字文可贵,难写。但郭老师写的非常精彩、老道。用起承转合来分析:
起与承:用第一段277字,合并完成。引文精准,观点明确。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均旗帜鲜明。而且饱含深情。
转:是这篇文章的重头戏。一是所以作者写的非常详细,二、三段用518字来论证、分析、言说。二是最可贵的是作者运用比对分析,不仅对比现象,更三言两语“挖”出来深藏在其背后或者深处的原因。三是尤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比较研究,还给出了“我们应该怎么做”的事实与道理。四是作者黑色阅读法运用的特好。凸显出了可贵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合:第四段,用139字,回应关照文章题目和内容主题,但又不拖泥带水。由于作者对雷夫的深度阅读和专业阅读,所以对雷夫文章的情节发展图、结构图、思维图都了然于胸,所以写来举重若轻。
总评:6个A.白色:A。红色:A。黄色:A.黑色:A.绿色:A蓝色:A
3
万里路,为何故
松岭区小学 耿庆军
在炮竹声中度过了忙碌又热闹的新年,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假期也即将结束。又要与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见面了,心里有些小激动。我想让我的孩子们轻松、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就像56号教室的孩子们一样。
假期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二章到第十六章的内容,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独立思考”这部分的内容。同样作为一名教师雷夫的行为让我深深地佩服,他把宝贵的时间都给了学生,这是大多数人多不到的。他把假期给了他的学生,我把假期给了我的家人和自己。我由衷的敬佩雷夫那样的人。
雷夫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他的孩子们也尊敬他,不管是早到还是晚回孩子们都会自愿地留下来学习,这是难能可贵的。在我的班级里,我也利用课下时间带领孩子们学习和解决一些难题,但还是有一些孩子不太愿意这么做的,家长们还是特别支持的。我特别喜欢雷夫的教育方法,他和孩子们是朋友,他教给孩子们的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读了雷夫的故事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我努力去做一名像雷夫和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老师,我正为之而努力着。
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雷夫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运用。当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孩子们就会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他们遇到意见不一致时就会说出自己思考的方法,最后大家共同寻求一个最适合的方法。虽然有时这样很浪费时间,但我认为这锻炼了孩子们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并让锻炼他们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只研究教科书的内容收获更大。
“万里路,为何故”,假期即将结束,我相信很多家长,在这个假期都会领他们的孩子出去旅游,他们的目的只是带领孩子出去玩玩,吃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很少会有家长会让孩子带着目标去旅游的,正如雷夫所说的“现今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充斥着毫无目的乱逛的青少年,而带团的大人们也一无所知。”学习知识不单单是只从课文上学习,从生活中学到的会更多。如果我们在带孩子出去旅游时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有目的的观察,他们会有不同的感受。
【史静适点评】
耿庆军老师的文章很有意思,也很有味道。如清浅的小溪,清澈、透亮。没有居高临下的咄咄逼人,有的是笑容可掬的邻家大姐的娓娓道来。逢山拐弯,遇阻绕流,但绝对不是散乱无章的漫不经心。
耿老师的文章“斯文”,像是在“检讨”自己,又像是在“导游”别人,遇见什么说点什么,“小嗅事”、“小确幸”、“小惆怅”、“小情调”、“小决心”全有。
建议:在“清浅”处,也要不忘“聚焦”。行万里路处,不忘“为何?”
4
让独立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大兴安岭松岭区小学 管红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对第12章独立思考很感兴趣,本章主要讲了作者是怎样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养成良好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很有帮助,从本章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有以下等收获。
首先,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方式,我们都知道学生是一个有个性的主体,他们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不可能原封不动。在学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认知。所以学生不只是处于倾听、巩固的过程。独立思考是学生产生新认知的一个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建立自学意识。
独立思考产生新的认知,对知识有创新。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都会设置一个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自主学习的环节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对全篇课文已经掌握的很好,但是最后一道题:结合本篇文章,你想对牺牲的战士说些什么?此时,同学们对这些内容掌握的已经很好,但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不同认知,我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们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在回答时都能各抒己见,大多数的同学都回答是革命烈士不怕牺牲,为革命奉献等观点。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些烈士牺牲了自己,他们的母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子失去了父亲,他们的家人该多么悲伤,我们要向他的家人致敬。”这个观点让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次,独立思考的过程要有条理性,逻辑性,在本章中有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所以我让学生在平时思考过程中要分步骤,这在数学应用题中最适用。让学生找到思考的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然后再总结方法,这种独立思考的过程十分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长期坚持会有十分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认为独立思考非常重要,必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自主独立思考,将其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对学习的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让独立思考成为学生一生中的良好伴侣吧。
【史静适点评】
管红老师的文章经得起推敲。
一是结构明晰,总——分——总。
二是写法归纳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三是文章有波澜起伏。一段“起”,二段三段“承转”之一,四段“承转”之二,五段“合”。
四是作者站位很有意思,不是C位,而是Z位,但写得很好。似“网管”、又似“上门直销员”,没别的意思,就是推销一样产品——“独立思考”,延伸服务是:让独立思考成为“好习惯”。理由很“真理”:第二自然段讲,脑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果。
5
研学旅行,走起
呼中区第一小学李子谦
在第56号教室中,雷夫老师带着30个孩子外出旅行,轻松无比。读到这里,雷夫真的震撼到了我!想想我带着女儿出游那种逃荒的场景,我怎么也理解不了雷夫的轻松。然而经过细细的揣摩我明白了第56号教室学生的旅行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有精心规划的各项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的学生,以及明确的旅行目标。雷夫老师通过这些旅行把孩子们终身受用的课程教给他们。
【点评】有这165字的百字文,足以。本段写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比较研究,见人、见事、又见理,即有见识。白色、红色、黄色、黑色、绿色、蓝色六色齐备,六色闹“游”。赞、赞、赞!
我们都知道要多带孩子旅行,可“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呢?现今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充斥着毫无目的乱逛的孩子,而带团的大人们也同样一无所知。雷夫老师告诉我们带孩子旅行的意义是:
1.让孩子们了解目的地的文化背景。例如:在进入林肯纪念堂时,雷夫老师的学生已经对于该人、该地以及为后人所怀念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孩子在参观时就能够具备思考和沟通交流的学习能力了。
2.利用四处旅行的机会,把未来独立生活时所需的技能教给孩子。今日许多人对于大学的认识方面都犯了一个虽然小但后果严重的错误:过度强调进入大学,而忽略了许多大学生最终无法完成大学学业的问题。而无法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原因是:很多孩子根本就还不懂得怎么“生活”,导致无法应付大学生活。雷夫老师认为习得生活的本领我们可以从旅行开始。
那么我们为何要行万里路呢?书中的雷夫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1.用一种不同于平庸学生的热情来追求知识的深度。2.通过参观大学提前认识大学环境。 3.懂得如何“生活”。确实这些都是书本所不能教会我们的事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带着目标去旅行,先实现自己的一个小目标,我觉得雷夫老师在旅游之前会让孩子们先去感受与这一目的地有关的资料和影像,并把这一旅程主权还给孩子们,是我们要借鉴的。
雷夫说:“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太满的行程只会让学生消化不了,无法学到更多。孩子会累,就连最优秀、精力充沛的学生也有各自的饱和点。”这就是——“少即是多”。
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非常急切,恨不得把世间的一切好东西一股脑儿的交给孩子,从来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承受能力。而我们坚持秉持的理念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试问,起跑线的定义在哪儿呢?又是谁画了这条起跑线?老子曾说过:“少则得,多则惑”。学习如此!旅游亦是如此!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雷夫先生两者都渗透到了学生的生活当中。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他倾尽所有,处处为学生考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学生写给雷夫的信中写到:“我每天都朝着成为更好的人而前进、努力着,因为一路上有你陪伴。”衷心地希望我也能慢慢成为另一个“雷夫先生”,成为我所教学生灵魂的摆渡人。
【史静适点评】
一时间,“研学旅行”,风靡中国。可是旅行色彩多研学成分少。怎么研学旅行?如何正确地研学旅行?李子谦老师用他(抱歉,姑且用他)的深度阅读、精细研究、认真思考和仔细爬梳为我们提供了研学旅行的正确的“打开方式”,为李子谦老师的专业性阅读,人文性教育写作点赞。
6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小学 张建平
生活是一次漫长的旅途,而我们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懂得思考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金钱”“人际关系”。遇到问题只知道简单粗暴的做,不仅伤害了别人,有的时候甚至伤害了自己。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带着孩子们参加年度华盛顿之旅,这样的旅途,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先参观“林肯纪念堂”和“太空博物馆”,再徜徉在所著名的大学校园,让学生感受最高端的教育带来的强大的冲击力,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这使我体会到了途中看到的“风景”的妙曼,美不胜收,或者是怅然若失。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选择,也知道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我们选择的因素。
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又未尝不是一次纯净心灵的旅途呢?因为学生的陪伴,我们的人生旅途就显得充实而丰满,任重而道远。在旅途中雷夫﹒艾斯奎斯关心孩子们吃得怎样,心情如何,睡得好不好……事实上,在平时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不应该只关注孩子考试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们在学习的路上收获了什么?教师带着学生行走在路上,究竟该给他们什么?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一直追求一种能让学生快乐的课堂,也希望走进学生的内心,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所以,我会在课堂上开一些小玩笑,给他们起一些可爱的小绰号,讲一些与课文人物相关却与重难点无关的小笑话;我会尽可能少的留作业,不会让他们机械的反复的默写,并一直鼓励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阅读上;我会让出我的课堂,让他们开心的庆祝“六一”,欢度“元旦”。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有一段不是太辛苦的小学生活,因为孩子们的生活本该多彩,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旅途中风光很美好,应该让他们享受生活的美好,因为,每一段旅途都是不能复制的,错过了就永远的错过了。
我的旅途还在继续,学生的生活还在美好绘画中延伸。
【史静适点评】
建平老师是有教育情怀的。他希望“我的学生能有一段不是太辛苦的小学生活”。因为,他身处教育最一线,甚至个中儿童的苦乐。所以他在追问“教师带着学生行走在路上,究竟该给他们什么?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问题直逼我们的内心深处麻木的心理防线——按照上面的要求,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
建平老师是有教育智慧的。是什么?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做好自己所能改变自己。大家看是不是?经历教育和做教育,建平老师有了比较平和的心态,——所以,我会在课堂上开一些小玩笑,给他们起一些可爱的小绰号,讲一些与课文人物相关却与重难点无关的小笑话;我会尽可能少的留作业,不会让他们机械的反复的默写,并一直鼓励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阅读上;我会让出我的课堂,让他们开心的庆祝“六一”,欢度“元旦”。
建平老师的写作是有方法的。一是超功利,不为写作业而写作,比较偏重于“自我言说”。二是他的写作,更注重行动,好像有事他的做法再梳理总结。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立即行动,行动,啥时候开始都不晚,这就是建平老师文章的三点启示。
7
读雷夫,学独立思考
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第一小学孙波
看《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看到第十二章“独立思考”,让我陷入了深思。他在《独立思考》一节中告诉我们:为人父母和师长的我们,不该常用无意义的指示来搪塞遭遇困难的孩子,我们必须做得更好。他给学生的“圣经”竟然是一张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流程路线图,那么明确、那么具体,操作性那么强。学生依照这样的方法和步骤,学到的不仅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习上、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他们都解决的那么好。这不是应了那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的不仅是方法,更有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回想我们日常的教育行为,难道不是经常在犯这样的错误吗?以冷漠而严厉的语气批评犯了错的孩子,而不曾想、也不去问他为什么会犯错;粗鲁而武断地搪塞孩子的问题,毫无耐心和方法……
现实生活中,我把孩子的一切事物都安排的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想到什么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的。常常不加思索就帮孩子把困难解决了。孩子已经习惯了,从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一切只等我帮忙。
读了这一章,我要尽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生活上的事情开始,让孩子多动手,多参与,让孩子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
本书第十四章的内容,主要讲了作者如何组织学生去长途旅行,包括保证学生的安全、饮食等。我对其中“过马路”这一小节有很多感想。
作者经过搜集和整理学校意外的剪报发现,许多儿童死亡的报道是发生在可预防的情况下,其中多起意外又与马路有关。我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司机不守交通规则的错,也有学生乱过马路的错。(尤其是中国式过马路,混乱到“名扬国际”。)且来看看作者的观察:我常看到学校学生排成一长列过马路,队伍的前端和末端各有一位大人,但是多起意外的情况,就是队伍中央的孩子被撞到。而第56号教室的孩子呢,则是排成两列。
首先,作者会说清楚,在他说“可以”之前,任何人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接着,作者会走到马路上,把所有车辆拦停,就算高峰期也照做不误,目的就是让车辆停住,确保安全后,学生们才会踏上马路。我想,作者的做法并不难,难的是在那份细心与谨慎,而那背后,其实反映了很多问题:我们平时过马路是怎么过的?有没有闯红灯?有没有觉得无所谓?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那种强烈的交通意识,拿什么去教给我们的学生呢?
虽然我们的部分做好了,但同时也要注意别人有没有“犯规”。自从会骑电动车后,我就更加发觉,我是遵守交通规则了,但是有人没有遵守,那么我也可能面临危险。就像作者和学生们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样:……他们在等我走到他们面前拦下车辆。就在孩子们等待的同时,一辆汽车闯了红灯,一头撞在了正驶向十字路口的另一辆车。所以说,即使遵守了交通规则,还是有可能命丧黄泉,何况是不遵守的呢?我跟作者想法一样:我信任我的学生,我不信任的是其他人。
这个课题,如果是班主任,应该要在第一堂课抛给学生们吧。
【史静适点评】
雷夫把世界作为孩子们的“教材”,所以就有了旅行中“过马路”的课程;雷夫内心深处对孩子们有深深的爱和对孩子们的未来抱有良好的期待,所以才有了发疯似的做一切真正的教育。雷夫的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专业的师爱,所以,他给孩子们的成长真正的助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流程路线图,那么明确、那么具体,操作性那么强”。
以上三点,这是孙波老师专业阅读雷夫的厚重成果与深刻见地。与之相匹配的,孙波老师拿自己开刀,进行了真诚而深刻的自我反省,其背后折射的是孙波老师高阶的思维品质——反思批判性思维。或许,稳重的结构松散了一些,但思想与思维的深刻和不人云亦云的洞见,弥补了结构的松散。为孙波老师的真诚、深刻点赞!
8
放开思维 别有洞天
黑龙江省呼玛县第一小学 杨本华
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着越来越给我灵感,给我力量。在雷夫的教室里,电影竟然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读起来真是有趣、快乐,在这样的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生们怎么能不对学习感兴趣;又怎会觉得学习是艰难的、困苦的;学生的能力、素养又怎能不提升;老师们又怎会感觉学生难教、工作压抑呢?兴奋中转而失落、遗憾,我不曾想到这样的教学方式,而我们的课堂会允许这样做吗?
人的直观记忆应该是最强的,所以我们多采用直观教学法,这也是得到实践验证的。现在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但要控制课中使用度,改变了原有的一本书、一根粉笔的枯燥教学,使课堂教学有了新意,老师对知识的讲授不在啰嗦、繁冗,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易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事半功倍。但对比雷夫的教学,我们真的不够大胆、不够创新,看看雷夫把整个电影作为教学内容,他选择一些经典的好电影给学生看。雷夫说:好的电影能建立孩子的品格,了解正确或错误决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并且启发他们,让他们就算是身处困境也能为信念挺身而出。绝对地赞同,一部知识丰富的电影,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让学生获得书本以外的知识;一部正义的电影,塑造的勇敢坚强、大方热情、有爱心负责任的人物形象,会给与人启发,“效仿”他们的言行作为。雷夫把“电影 ”应用的极好,比如留作业在家里看电影《谜中谜》,但要完成一份问卷,15个问题作答首先要清楚剧情、了解人物间的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再准确、完整表述记录下来,这整个就是阅读分析理解呀,学生如此做这样的答卷,我想是乐此不疲的,要比读一篇文章好理解的多多呀,真的要为雷夫点赞!
好的方法自然要“效仿”,结合本地教学环境、设备,取其精华再创造,改变教学策略,提升教学实效。教师要十分用心地不仅仅钻研《课标》、教材,更要钻研怎样达到课标要求,完成教材内容,最最重要的是如何帮学生学会、学懂该会的知识,我们真的不能再局限了,放开思维,找到另一番天地。
【史静适点评】
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县一直让我牵挂。因为,在那里,有杨本华老师和杨本燕老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省级读书会的会员,更因为它们虽处偏远,但通过文字、文章,让我们了解了与俄罗斯毗邻的这个小县有不少像而为一样的“中国好老师”。杨本华老师的这篇814紫的小短文,实在是写得非常棒!
弱水三千,杨老师只取其一瓢饮。“让电影成为处理儿童成长的教育资源与课程”,这是杨老师深度阅读雷夫的感悟与成果。小短文最难做到的是“聚焦”——在一个点上“深挖洞,广积粮”,杨老师做到了。更为值得称道的是,杨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分析与“施工路线图”,让我们从迷茫走向开朗。“开放思维,别有洞天”,谢谢杨老师!
9
自发学习是一大乐事
呼玛一小 高 慧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十二章中雷夫老师说了一个事例,令我感触颇深。“第56号教室最充实的时光,常常就发生在第一堂课之前,或放学后的非正式上课时间。班上的孩子们是自愿在这段时间全员到齐的,所以从来不曾发生纪律问题。我只专心教书即可,这真是人生一大乐事。我们在漆黑的天色中开始上课解决课程,与太阳升起之际告一段落,随即开始一天的课程,这感觉还挺有诗意。”
如果哪位老师能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之外教授点东西,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原因也不是一位年轻的小学老师能分析得透的,可能有心理方面因素。但事实的却如此,不跟考试沾边,比较灵活自由,就比如各个社团活动学生们都喜爱参加。我之前就在我们班孩子中做过调查,课本里面出现的古诗背诵起来,孩子们普遍有抵触心理,“今天的作业又要背诵古诗并默写了。”“明天写字时间又要工整默写古诗并展览点评了”时间长了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
我有了大胆的想法,不如时常变换一下教学方式,把死的课时计划,课程表变得灵活一些。于是按照这个想法,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动学生们的热情,孩子们发小视频、发语音比赛背诵古诗词,学生们参与积极性极高,越来越爱背诗。这种成就感让孩子们极大地体会到了吟诵古诗的乐趣。我又不满足现状,计划在假期里带领孩子们找一个固定的场所(或室外或礼堂大厅)通知孩子们时间,一起集合朗诵诗歌。我想召集孩子们读一些课本外的诗词,大声朗诵《论语》《诗经》白居易最长的诗《长恨歌》一些朗朗上口的宋词等等。在他们记忆力最好的年纪,多积淀一些古典文学素养,不是很好吗?
我就是雷夫老师在第十二章开头说的疯狂投入的人,可能最初会有人认为我是唐·吉可德。但我期望的最高境界是看着孩子们做到他们从没想到能做到的事情,我相信。
【史静适点评】
坊间有一个段子:要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往前冲。高慧老师的741字短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做教育、做真教育的新时代“中国好老师”的形象,其实,她,也是我们诸多的龙江读书会“好老师”的代表。
历史,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节点。新时代到来,未来就在不远处,继承与变革,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都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尝试、实验的可能性。教育,小学教育,可能还真的需要有一大批像高慧老师这样的“疯狂投入的人”、“有大胆的想法的人”。
《易》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但愿高慧老师能坚持到底,一件事小事做到极致就是大事;一件平常事坚持做到极致就是非凡事,或许成为卓越事,加油,高老师!
10
教书“育人”
大兴安岭地区呼玛一小杨本燕
俗话说“一语惊醒梦中人”,不如说雷夫老师的一些做法惊醒梦中的“我”。这些天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第十二至十五章,让我内心澎湃,真正理解“教书育人”的含义。雷夫老师把教育延伸到了生活的点滴中,在第十四章中行万里路,我以为就是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到外面的世界让孩子们长长见识,可是书中讲述教育孩子的一些细节上,让我体会教书育人从生活中开始。
作为教龄有12个年头的我,自认为是一个不错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例如课堂上让孩子做课堂笔记,归纳卷子上知识间的联系,积累易错题等等,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语文成绩平均分依然在90多分,这样的成绩让我洋洋自得。可是品读雷夫老师平时的教育,让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肤浅。在我看来教书育人不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成绩名列前茅,平时在早会、班会上教育学生注意各类安全、讲文明礼貌等。可雷夫老师让我明白教书育人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嘴上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真正的育人来自于生活中孩子的行为,雷夫老师在旅途中改变孩子的习惯,孩子们的品行令我折服,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他们收获了受用一生的财富——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雷夫老师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想想自己的“育人”与真正的教育简直相差甚远。我们总是把“教书育人”挂在嘴边,可真正意义上我又做了多少呢?教育不是以成绩来说话,而是教育学生一生受用的品行,道德观念。今后我的教育工作要发生改变,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应从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品行,优质的教学成绩的同时孩子们还要谦逊有礼、诚实善良,教学更育人。
做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我一直在想,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都能像雷夫老师那样教育学生,可想而知,以后的社会上那些奇葩、匪夷所思的事会越来越少,社会将会多么和谐。我要学习雷夫老师真正的去诠释教书“育人”。
【史静适点评】惊叹于12年教龄的杨本燕老师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与大格局。会想我12年教龄的时候,还真的只顾“教书”顾不上“育人”。不是无意识,而更多的是自己眼界、信念、学识、爱心、情操的“兵荒马乱”与“顾此失彼”,但杨老师不是。它不仅仅从细节上“做教育”,更是从全局的格局去审视、思考“怎么做教育”、“怎样做好教育”,实在是难能可贵。
古有杨氏一门忠烈,今有杨氏两兄妹都是老师。坚守呼玛教育不离不弃,都是能上得了课堂学得了雷夫写得了好文的龙江好老师。边疆地区的教育,需要有情怀的人坚守,更需要二位杨老师这样的好老师的守护,相信哈子们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很幸运,遇到了好老师。
小结——
进入三月份,我有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两个人:中国的雷锋和美国的雷夫。阅读雷夫,让我们对隔岸的美国基础教育有了更加理性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现状与问题,更让我们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常识性的教育路径与方法。
雷锋,让我们再次想起了我们肩上的担子和身上的使命,借着杨本燕老师的教书更要与人的警示,我再次抄录3月5日那天写下的一段话,不妨与大家一起共勉:学习雷锋好榜样。一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拧紧师魂螺丝钉,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二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拧紧师德螺丝钉,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三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拧紧师能螺丝钉,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四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拧紧师爱螺丝钉,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4��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