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弟妹、疾病缠身、追梦建筑,柔弱皮骨下的坚韧令人钦佩!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说这话的,是民国美女、是诗人、是作家,更是令人敬重的女建筑学家,她是林徽因。
01 林家小女初长成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在杭州官宦世家。她是父亲林长民与母亲何雪媛结婚8年后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亲弟弟、妹妹早夭,这无疑在徽因幼小的心里留下灰色的阴影。生母是二房,因娇生惯养、不谙琴棋书画,不擅操持家务,常年遭父亲冷落。
作为家中长女,背负家人厚望,自幼聪明乖巧,深得父亲喜爱,但从小见证父母、婶婶的爱恨纠葛,心里烙下深深印记,逐渐习惯人间冷暖。
徽因6岁出水痘,因喜欢“水珠”这美丽的名字,感受到神秘的荣耀,反倒忘却病痛。独自待在后院,望着阳光照射在一张八仙桌而出神,内心漾起不寻常的涟漪,而后创作《一片阳光》。
12岁的徽因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16岁随同父亲前往欧洲访问考察,期间以优异成绩考入伦敦圣玛丽学院。
这次欧洲之旅,因父亲忙于应酬,徽因向从事建筑事业的女房东学到许多知识,从而与建筑结下不解之缘。
在欧洲寓所之时,徽因遇见才子徐志摩,两人相谈甚欢,志摩着迷于徽因,深爱之,发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感慨;心地善良的徽因,不愿破坏他人家庭幸福,随父亲回国,这段感情告一段落。
02 祸福相依本是人生底色
徽因18岁,梁思成21岁,在父辈的指引下,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他俩门当户对、相互吸引、志趣相投。
1923年,思成发生车祸,徽因常到病房陪伴、照顾。对于相爱的人而言,这是再甜蜜不过的举措,他们一起讨论徽因正在翻译的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这部译文是徽因发表的第一篇作品。然而在未来婆婆眼里,却成诟病徽因有失大家闺秀风范的行为,大姑子思顺对其亦有成见。
不幸的是,因误诊耽误治疗,至此思成的左腿就比右腿短了一厘米,跛足、脊椎病弱而装设背部支架的痛苦从此伴随了他一生。
车祸耽误思成出国留学计划,徽因毕业获得赴美半官费留学资格。
1924年6月初,徽因与思成一同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报道。校方以女生不适宜深夜待在画室作图为由,拒绝女生报建筑学,这对心心念念想学建筑学的徽因而言,犹如五雷轰顶,但好强的她毅然改报美术系的同时,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程,繁多复杂的课程没有吓倒外表柔弱的徽因,她比任何人都勤奋,不辞辛劳地奔波于两个专业间。自宾大毕业,获得美术学位的徽因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美设计。思成获得宾大建筑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东方艺术博士学位。
次年12月,徽因得知父亲猝然遇难的消息,本执意回国,却被梁启超再三阻止。悲痛中的她重新认识生命、思考生活。
1928年3月,历时6年恋爱的徽因与思成在渥太华举行婚礼,婚后由欧洲旅行考察回国。同年8月底,徽因协助丈夫在东北大学授课。
次年1月,公公梁启超病逝,怀有身孕的徽因与思成一起全力操办丧事。为父亲设计墓碑是他俩回国后的第一件作品。
同年3月,徽因设计的“黑白山水”图案当选东大校徽。
8月,徽因与思成的第一个孩子“再冰”在沈阳出生。孩子的出生带来喜悦的同时,也拖垮了徽因的身体,她肺病复发。
为思念罹难的好友徐志摩,先后创作《悼志摩》、《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把志摩失事飞机的一片残骸保留直到逝世。
忍痛写就《哭三弟恒》,用以怀念异母弟弟林恒在成都一场空战中牺牲。
03 养病、创作、考察三不误
1931年夏,徽因到香山养病。她与思成对周围的明清建筑很在乎,在考察卧佛寺时,她曾对思成说:“建筑审美容不得半点势力,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断壁残垣,也有可能是宝贝。”
养病期间,徽因开始写诗、写小说,诸如《一首桃花》、《激昂》、《窘》等。
在与金岳霖谈到中国建筑,徽因认为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正是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弱点在于匠师们对于木材的使用。
1932年,徽因第一篇建筑学研究的论文《论中国建筑的几个特征》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这是首次由中国专业学者发表的关于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完成论文《平郊建筑杂录》,为燕京大学设计地质馆、灰楼宿舍。
次年,徽因与思成一同外出考察。山西风光虽美,但当时比较落后贫穷,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着手对辽金时代华严寺和善化寺的测绘,到云冈石窟对北魏建筑的石刻艺术进行考察。他们卖力工作,每日奔走,连周围的村民都称赞徽因这位“女先生”。
之后他俩足迹遍布全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200余处古建筑物。他们的考察使众多不为人知的古建筑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认识、认可,进而得以妥善保护。诸如河北赵州石桥、山西应县木塔、陕西药王庙、五台山佛光寺等。
但终日的劳累拖垮两人健康,徽因的肺部已成空洞,思成被诊为脊椎软组织硬化。
04 流亡的艰难岁月
1937年7月,日军入城,北京沦陷,徽因一家决定南迁。几经波折到长沙,但长沙很快遭到轰炸。12月初,前往昆明。
路途中,徽因感冒引发了肺炎,高烧至四十度,她的身体再次遭受摧残。到达昆明,思成脊椎病发作,切除扁桃体,引发牙周炎,拔掉满口牙齿。
徽因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亲为家中各种杂事;为维持生计,不辞辛苦来回翻越四个山坡,只为接受云大补习英语的工作。
潮湿的天气和路途的疲惫,徽因再次引发肺炎,思成学会注射,每日给她打针治疗。虽病得不能下床,徽因仍坚持躺着读书、查阅资料、垫书写作。后因病情加重,不得已切除一侧被病菌感染的肾。
05 给新中国的献礼
1949年3月,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9月,与清华10位教师,接受设计国徽的任务。同月,徽因、思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徽因对自己工作要求极其严格,每天忙于设计,家中到处是草图图纸。
全国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徽因眼泪夺眶而出。凝结全部心血的作品上升为国家形象代表,怎能不叫人激动万分?
遗憾的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历时7年,徽因生前没能亲眼见其落成。
在北京城区规划问题上,本着为人民、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徽因与思成以极大的科学勇气,甚至不惜与高层发生冲突,但依然阻止不了毁城步法。徽因就曾怒斥当时北京副市长吴晗道:“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 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时你们再盖的就是假古董!”真是一语成谶!
06 璀璨新星的陨落
1952年夏,徽因病情严重,身体十分虚弱,每天吃得很少,依靠安眠药才能维持四五小时的睡眠。但她不忘工作,由她重新设计图案的景泰蓝作品,就得到亚太地区各国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1955年4月1日凌晨6点,51岁的徽因没能等到见上思成最后一面,永远离开人世。她的墓由思成设计,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金岳霖一直深爱着徽因,在追悼会上,献上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直到徽因去世多年后的一天,他宴请好友,开席前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甚至为她终身未娶,令人唏嘘不已。
徽因明明有颜值、有才气,却偏偏选择最难最累的建筑学,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她用有限的生命书写无限的人生价值,在她柔弱外表下,坚韧性格昭示着伟大的人格魅力,无不令人动容。
或许我们穷其一生也不能在历史的浪潮里翻起一朵小浪花,但这丝毫阻止不了我们对徽因的敬重与钦佩!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觉得前进一步这篇文章不错,请记得转发支持我哦,我需要你们的帮助,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