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我写作的时候,总想强迫自己一次全部写完,写不完,别的啥也不准干。所以我经常枯坐在电脑前发愁。这样搞得写作很痛苦,也写不出啥玩意儿。
写不出来,是因为写作储备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有件事说来可笑,但我还是想说说。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是天才来着。小时候上学,我不费啥力气,就能考第一名。别人都问我秘诀,我真的没有啊,我就是上课听讲,回家写写作业,有时候作业还不想写。就这么轻松地常年考第一,我也没有办法啊……
村里人老夸我聪明,老师把我捧在手心里,家人也很器重我。大家都期待我能放一颗“大卫星”!
可是后来我失败了。聪明人怎么可能失败呢?我一直接受不了,后来还气得抑郁了😂
这种“我貌似是个天才,所以不用努力”的想法,限制了我的成长。
我总觉得,努力是别人的事,像我这种“天才”,就是可以做到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下笔如有神。
看到别人勤奋地做笔记、阅读、采访,我内心是有点不屑的。我心想:我可是天才哦,我不用努力,就能写出惊世之作。
后来这个梦无情地破碎了。
当我发现自己做不到每次都可以达到行云流水的写作状态时,我很沮丧,我不想写了。没有积累,都写不出来文章啊,还谈何“惊世之作”呢?只会惊吓自己吧!
我的公号更新频率很低,并不是因为懒,其实我一直都在努力强迫自己写出“完美的文章”。但是逼迫的太厉害,反而想撂挑子,想破罐子破摔。
2018年的时候,我给自己列了许多目标,要采访多少个人之类的,没有达标。所以2019年,我也不想要高大上的目标了。觉得还是得踏实一些,把眼前的小事情做好。这样想,内心反而没有那么紧张了,反而愿意去行动了。
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抛开“天赋、天才”这些模糊的概念,大概是认清现实的第一步吧。
2
现在,我试着用“自由写作法”去写作。想到啥话题,今天写几个要点,明天写几个新想法,慢慢完善。同时配合阅读、观影、看剧、读诗,加强输入。
这样感觉写作的压力大大减小了。等到真正想成文的时候,由于素材都积累的满满当当的,只需要进行扩充和排序,写作就容易多了。
这是我手写的草稿纸,胡乱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我现在的写作节奏就是:
1,保持阅读、做笔记的习惯。每天都进行自由写作,随时记录、整理。
2,一周内,专门留出一两天时间,进行高强度自虐式写作。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平时积累的素材拓展成长文。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二美写作法:平时自由写作,偶尔高强度自虐式写作。
其实人想要专注,要耗费很多能量的,自虐的那两天我就觉得很饿,要多吃点肉。
这大概就叫“张弛有度”的模式?
其实我真的不喜欢那种每天都特别紧张的生活方式,那样感觉没有生活的乐趣。在特别紧张的状态下,我很难有啥创意,憋半天也想不出来。有时候越想越头疼,还很焦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人还是得有一些自己的闲暇时间,喝喝茶、听听歌,和朋友吃吃火锅,侃侃大山。我们总是觉得“闲下来”就有一种负罪感,是浪费时间。
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当我惬意地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喝着一杯刚泡好的热腾腾的红茶时,大脑里反而会自动冒出很多灵感。
比如说今天早上我喝着茶,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我就赶紧记录下来。除了想出点子,我还随手写了一个文案草稿呢。放松状态下,可以有高效率。然后我一高兴,又随手买了一套玻璃茶具。
我喜欢泡茶喝茶,每天早上起来,先烧一壶热水,泡一杯茶喝喝。既滋润了肠胃,又舒缓了心情。
当然,前提是你冲着放松来的,不是带着任务喝茶。
3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在三里屯一家酒吧玩,刚开始只是坐着喝酒听歌。后来丢丢说让大家画画。画完以后,丢丢又提议:要不咱们来编故事吧?
我们问她怎么编,她给了几个词。我记得有:马云、外星人、朋友、三里屯……
然后我们就开编。大家编的不亦乐乎,哈哈大笑。每个人都成了故事高手。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编故事可以这么好玩,可以这么开心!而且我在大笑之余,对故事写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所以说,我们真的不必抱着负罪感去休闲。而且也没人规定你在休闲的时候,必须玩耍啊。你要是有了创意,可以随时开工,还能快乐地工作。当然我这里特指创意类工作,就是比较自由的那种方式。要是程序员什么的,我就不懂了。
当我们读那些优秀作品时,会羡慕作家们的写作能力,觉得他们下笔如有神,觉得他们是不是毫不费力就写出来了。甚至有人也对我有这样的误解,觉得我的写作是不是都很轻松。其实并不是,我也会经历痛苦沮丧的时刻。但是经历了这些痛苦,能够体验到创作的幸福,我觉得很值得。
每个人都可以慢慢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我们一起在写作路上,愉快地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