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就把级别忘了吧!
文/单鸿恩
退休的制度,古已有之。《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致事也称致仕,就是"别了,我的官″,或者是"拜拜了您那,我的朝庭和各位爷″!也即我们今天说的退休。退休除了叫致仕外还有不少叫法,如告老、解老、辞官、请老、乞身、乞骸骨、移病、谢病等。退休年龄也不是一刀切,待遇上也不是全国一盘棋。而是到了该退的时候,你要告老告病,等待当大毛儿的皇帝恩准同意后,即可退休了。
退休以后在待遇上还是满拼的,有半俸的全俸的,有给房子给地的。公卿退休的称为国老,以下的叫庶老。退休之日敲锣打鼓吹喇叭隆重欢送,颇有今日光荣退休的味道。被认为对朝廷有贡献的人也属社会之宝贵财富,遇上有大典祭祀等大型活动,也可照例到朝庭行走,吃吃酒席,提点建议什么的。有的官员虽未有大功劳,但其苦劳朝庭也未忘记,往往会提升一级致仕。这有点象今天的科级退休给一个副处调儿,或处级退休给个副局巡的待遇。毕竟都是体制内,关照是必不可少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体制内的人都能享受致仕的资格。三品以上的高级干部退休是致仕,因为人活七十古來稀,基本上是终身制。而四品以下的官越小退的越早,如在任上无大过,全须全尾儿,裤裆沒兜着屎,那就可以升一级或兩级退休,待遇上则给予一些田产养老。古代的退休制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年令限制,打报告告诉朝庭说老了、病了、残了,留下我这一把残躯病骨回家吧,那么一告就批,一申请就会得到同意。至于给官员们办事的幕僚,如参军、秘书、长史、文案、主薄、师爷,小官们的长随、门子、採办、捕头、衙役等等都没有退休的规定。平头百姓耕种锄刨引车卖浆之流,更没有退休这一说。能干就干不能干就回家歇菜。这又有点像如今的农民兄弟。别看兄弟长兄弟短叫的挺亲,但老了,锄把子抡不动了,饭辄还得自己找。
平头儿百姓,官差小吏沒有退休,在古代还有不能享受退休的那就是皇帝。皇帝这个职务,不但没有退休而且没有入职年限,哪怕是屎尿不能自理鼻涕过河的黄口小儿也能当皇帝,而且一干到死。当然也有太上皇,但不多。古代的退休制度各朝各代都不大相同,但有一点非常相似,说起來很有意思,那就是四品官。四品官当如今的什么级别?有研究者说古之四官相当于今天的厅局级,这一级别的官员在老了、病了或父母亡故丁忧了自然地就下野了,除了可能给点田产以外,回家当个乡绅或员外什么的,最多也就是参与村民自治或家族管理,说话办事,充当司法调解,甚至按族规杀伐决断等等,依旧还是位老爷。
如今的厅官也如古代差不多,官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四品堂黄,既没有封疆相大吏的赫赫威权,又没有京官六部九卿的显赫门第。一旦退了休,首先是屁股底下的兰鸟、奧迪就沒了,文字秘书、生活秘书也没了、电话费也自掏腰包了。除了退休费比下一级的多一两千外,其余的全没了。病了拿着医保卡照样排队挂号,想吃个黄花鱼大闸蟹什么的,照样去市场去超市。与再高一格儿的配备专车,警卫、医护、生活服务、每年四次的带家属旅游疗养、出门住高级宾馆,头舱软卧等等的待遇相比几乎天上地下。所以不少厅局们虽然级别不低,但退休临近时心里未免起急,心里总想我会开得、话讲得、彩剪得、文件阅得、圈儿也画得,而且腰未弯、肾也壮,再干他几年多作贡献没大问题,怎么说退就退了。这一退,下雨天伞无人给打了,钻汽车也无人以手挡窗檐了。所以能运作的就运作运作,不進人大進政鞋,出來進去还当爷。运作不灵的或运作成功过了六十有五的那就实在没办法,彻底地退了,成为真正的平头百姓。
这一层的长官们成了平头百姓,应该说还是颇受人尊敬的。身体结实的自己私款旅旅游,爱吃喝的花私款吃吃龙虾三文魚,喜欢国粹的塗塗抹抹,画只公鸡或习个田楷什么的,也偶尔唱两句"我夲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有兴致的写几篇老干部诗....."祖国山河多壮丽,山青绿水东风地",活得尊严而体面。
但毕竟是个局座儿,县太爷的级别,棒子虽然交出去了,但心里的棒子,思想上的棒子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一群人中如果有一个厅官局座儿那是不同凡响的。一张嘴那种居高临下味、指示味、不容置疑味,乃至无不知无不晓的架势,总是想告诉别人,吾与汝异也,尔等燕雀安知......。
如今手机人人持有,圈朋友、群同类,局座大多没兴趣,上智哪能与下愚同语。所以如有同学小聚吃个AA,往往会借故婉辞或爽约,级别有高下,岂能相与谋啊!
苏东坡先生说,无官一身轻,这是很有道理的。可真的这顶翅子没了,确实一身轻了吗?恐怕未必!尤其是一些不大不小的官,自己摘去自己思想上的花翎,难吶!
所以千养生,万健体,不如放下官念,做一介布衣,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见英雄不问來路,遇故愚相逢一笑,多好!官念老存于思想,很累!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