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中国史钢》目的了解王朝更迭、政治兴衰、社会变迁,也描述文化发展、商业经济,地域民俗、大众生活等。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前403年,周威烈王竟把三家的大夫升格为侯。这一年为战国时代的开场。于是三个新国出现于历史的舞台上;开国初的四十年内,三晋先后把国都迁到最适宜于向外发展的地带。三晋建侯后十七年而齐的蜕变也完成。这年齐大夫田氏托魏文侯请得了周王的册命,升格为侯。
田氏即陈氏(春秋的记载用陈,战国的记载用田),它的始祖乃是陈国公子,名完。公子完避乱奔齐,甚得桓公的宠悦。陈恒既立新君,便专齐政,把稍强大的贵族尽数锄去,把封地增加到多过齐君的采地。陈恒的儿子继做齐相,更把齐都邑的大夫尽换了自己的宗人,再传两世到田和,恰好遇着一个沉迷于酒色的齐康公。田和索性把他迁海边,留一个城邑给他过快活的日子,而自己践登侯位。
政变的潮流不久又波及周室。三晋和田齐的建国还须借重周王的册封。但三晋受封后三十三年,韩、赵便过河拆桥,合力攻周,扶植两个有力的王亲,把周室分裂为二:东周都于洛阳的旧王城,西周都于巩。此后周王的力量还比不上从前一个侯国里的小封君了。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三晋和田氏,在地盘的扩张中,各把国内林立的小封君陆续兼并了,最后连公室也消灭了。齐、晋旧有的小封君于是逐渐被非世职而无采邑的地方官吏所替代。当四氏建国时君主集权的局面同时成立。
这新建的四国当中,魏的新气象为最显著;创业君主以魏文侯为最英明。他招贤养士的风气汇聚了国内外的人才。吴起在魏国以军事显,但他的政治本领却留在楚国发挥。文侯死后,吴起去了楚国。楚悼王任他做令尹。吴改革,吴起成了楚国的贵族的怨府。悼王一死,他们便暴动起来,围攻吴起,吴起只得匿伏在王尸旁边。太子正位后,借着毁坏王尸的“大不敬”的题目,大加株连,坐罪灭族的有七十多家。楚国的贵族几乎被一网打尽。楚国的新局面也就成立。吴起死后二十年而秦国开始变法。
第三节 秦的变法
公孙鞅原先游仕在魏。传说魏相公叔痤病到要死时,魏君请他举荐继任的人,他便以卫鞅对。孝公用卫鞅计颁布第一次的变法令。这令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刑法的加严加密。人民以十家或五家为一组,若一家犯法,其他同组诸家得连同告发,知情不举的腰斩;告发本组以外奸恶的与斩敌首同赏,藏匿奸人的与降敌同罚。(二)是富强的新策。凡不做耕织的游民收为公家的奴隶,努力耕织多致粟帛的人民免除徭役;家有两男以上不分居的纳加倍的人口税;私相殴斗的分轻重惩罚;非有军功的人不得受爵;服饰、居室和私有的田土奴婢的限度,按爵级区别,因此没有。
此役后二年,卫鞅又发动第二步的改革:把国都迁到渭水边的咸阳,在那里重新筑起宏伟的城阙和宫殿;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把全国的城邑和村落归并为三十一县,每县设县令、丞;把旧日封区的疆界一概铲平,让人民自由占耕未垦辟的土地,让国家对人民直接计田征税。第二步改革完成后,卫鞅于前340年又领兵征魏,把魏将公子卬也虏了回来。于是孝公封卫鞅于商,为商君,后人因此称他为商鞅,但他的末日也快到了。先时第一次变法令公布后,人人观望怀疑。所说齐魏的兵制,不知创行于何时,所说秦国的兵制正是商鞅所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