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渐渐收尾,忙碌的工作依旧在继续。最近几天在看一部纪录片:
一个人的一天
这部纪录片第一季就拍得挺有意思,有一百集,选取了在中国一百位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拍摄其实特别简单,一部摄像机,一个人又导又拍,小成本制作的纪录片。跟着选定的主人公,跟他们一起生活一天,片中各类人物都有,都是非常普通的都市人群,倒也非常有趣,问的问题也很简单随性,整部看下来非常真实,像是一部中国民生类的百科全书。第二季也在秋季开始上线,我看了其中的八集,其中有三集聚焦到了与法国相关的华人内容:
∙巴黎:漂泊 生死 与爱情;
∙港漂家庭(剧中男女主人公曾在法国留学);
∙山西小伙儿追梦巴黎。
这一季的内容可能涉及到海外华人,也就是海漂,话题相对比较沉重和沧桑。剧中更多的是谈到了在海外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剧中主人公通过留学改变命运,如今也算是事业小成,更多的落脚点落在了亲情上,也算是这一季的一个最为突出的主线。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从我个人法国留学的视角出发,陆续开始回顾我的法国留学这一路的所见、所感、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去年的写的一些内容,我又重新回看了一遍,感觉在明年这一块的写作内容上还需要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去年在制定这部分写作计划的时候,我就决定:
∙尽可能避免一些攻略、技巧类的相关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各类法国留学的相关公众号内一搜一大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内容;
∙在分享自我留学经历的时候,尽可能规避从太大的视角出发,把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写成一部个人成长的励志故事;
∙多分享在这一路上所经历的曲折、失败,规避从自我认知视角所形成的自我认知偏差类的内容,让朋友们读起来缺乏更深度的阅读体验;
∙规避周游列国的相关旅行类题材的分享,过度的细节会造成朋友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美好事物的信心,我要做的就是替你去探探路、让你想亲自去看看、亲自去发现和探寻美好生活的好奇心;
∙焦点放在体验和交付上,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以及在这一路上所需要刻意去打磨和提升的相关细节。
以上是我2017年法国留学写作的一条主线,也算是这一个系列里我所坚守的写作原则。感觉很多内容并没有交代的特别清楚,其中还是有不少个人主观的色彩或痕迹,在内容的交付上有的也显得过于生硬,这些都是这一年来,我在这个题材写作上所出现的问题。
2018年我还会继续细化这一部分写作内容,我也计划从更有交付性的内容切入:
∙把留学法国放到一个更大的框架里进行立体式的梳理和归纳,寻找到一整套应对海外留学的核心算法;
∙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事情,对于我们确信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会更加谦虚,但对于我们觉得自己知道的事情,我们很可能会陷于刚愎自用,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从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和心智的角度,根据典型案例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和更易上手的交付方式来分析法国留学;
∙留学不光是会做一盘番茄炒鸡蛋或是在留学这些年自己发生了哪些改变,最核心的是要体验、思考和实践相结合,提升个人认知度和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更从容和理性的面对;
∙在写作风格上我尽可能的规避用太多难懂、晦涩的术语,用一种更容易接受和更好玩儿的方式交付,柔性的写作将成为我2018年写作的一个主要方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也是我2018年写作的一个初衷,路还很长,一起慢慢走呗……
2017年我开始在朋友圈里分享法国三大国立美术馆的参观体验和关于西方艺术史的相关内容,意在搭建个人美学之旅,只有懂得去欣赏美才有可能发现日常生活之美。追求美也是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8年这一块的内容还会继续,我会用更加亲和的方式和你一起发现日常生活之美,因为生活当中没那么多的精彩,精彩只是一瞬,平淡才是常态。
能把平凡且平淡的日子过得不平淡或是过得有滋有味,本身就是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人的见识,决定人的一生,而增加见识的先决条件是走出自己固有的圈子和认知范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切只有相对好一点,相对差一点的分别,而我们在这一路上能做的,就是不断的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找到更好的方法和解决方案。这算是我在2017年回顾我的法国留学生活并通过一年写作的一些小的体会和不很成熟的认知,这一年来我也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学习的东西,感谢所有朋友们的宽容和理解,下一年度,我还会通过写作与你交流,我们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