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到大学同学发的朋友圈:“熬夜晚睡的人们都在想些什么呢?”,我评论了一句:“想你,犯不犯规。”还配了一个哈哈大笑的表情,没过多久,她给我回了一朵玫瑰,并配文:“别想,我有毒。”
又没过一会,她朋友圈底下的评论区渐渐热闹起来。此时是凌晨一点半,可见朋友圈隐藏了多少“夜猫子”?
“六七点规律吃晚饭,八点运动半小时后沐浴护肤,九点打开电脑修改文章,十点准时发公众号文章,接着进入纸质书籍的世界,十一点入睡。”
问问自己,好久没有这么规律而健康的早睡了?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入睡时间超过晚上12点,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90后中仅有17.5%的人是早睡早起的。
“睡得晚”、“睡不着”、“睡不够”等一系列睡眠问题正困扰着当代人,睡眠危机空前加重。
0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熬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虽然身体疲惫,困得不行,但是...真的,舍不得睡啊!
不知那些熬过的夜晚,是学习的压力,还是生活的重担?是思念的愁绪,还是习惯成自然?
或许,这些因素都有吧。
熬夜做题做到崩溃的复读生,为谋生而加班赶活儿的职工,失恋后借酒浇愁的年轻女孩,习惯夜夜笙歌流连各大酒吧歌舞厅的富二代……
也许,都是千千万万个我们的缩影。
身边就有很多人熬夜成瘾,问及“你为什么不早点睡?”
而答案几乎雷同:“睡不着,习惯晚睡了。”
你是不是也一样?
躺在床上本想闭眼安静躺会,心里自我安慰:别想任何事情,一会就睡着了。但手却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机,刷朋友圈、微博,再刷抖音等各种APP,不知不觉到了深夜,而深夜专属的那根多愁善感的弦便不自主的被挑了起来。
视频中那戳中内心的语句,会为之动容,勾起心中伤感或无奈的往事
夜晚是人最感性的时候,往往 最容易冲动做出一些后悔的选择。
有些人根本不是熬夜学习或是工作,明明眼皮下拉困到极点就是不想睡。
似是把熬夜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工作,发誓不熬到半夜不罢休的强迫症,于是恶性循环,睡得,越来越晚。
03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话:
之所以喜欢熬夜,是因为夜深了,城市睡了,竞争对手睡了,父母睡了、老师睡了、朋友睡了,终于有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
没有人对我抱有期望,我也做不了什么,不会辜负期待。我可以放松情绪,可以做任何无聊的事儿,平静安宁,不用承受负罪感。”
你呢?也是这么想的吗?
这段被称为“安静”的时间里,仿佛是自己的舞台,没有喧嚣,没有压力,可以随性自然。
偶尔也会想时间就此停止,不再跳动,让日复一日的生活来得迟点、再迟点...
也许不快乐,但却能让身体、灵魂得到放松。
这种“轻松感”给我们带来思想和心灵上的慰藉,却是极其短暂的。也在无形之中腐蚀我们的精神和斗志,透支我们的身体。
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身体、皮肤各种各样的毛病:记忆衰退,暴躁易怒,内分泌失调,免疫力、视力下降,黑眼圈越来越重...
当真是愿意“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宁愿“啤酒瓶里泡枸杞”,也不愿尝试在一个夜晚里早睡。
亦不免在深夜痛哭时想要对生活投降,产生“得过且过”的念头。
“某大学生在网吧通宵几日而猝死”此类的新闻层出不穷,但也只是让众人在惋惜之余稍感心虚,过后仍是回到熬夜的“潮流”当中,该干嘛还干嘛。
04
疫情严重那段时间,晚上熬夜早上习惯睡到自然醒的我,在一次胃痛警告中不得不逼自己十一点必须放下手机,不得不早睡,不得不早起吃早餐。
最终学聪明了,十点半之后自觉脱离手机,不带手机上床。
习惯在枕边放一本书,睡前阅读半小时,十二点前必须躺下。
慢慢逐渐养成了习惯,不再在失眠时拿起手机,而是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在脑海里过一遍,增强理解和记忆。
好的睡眠质量越来越能支撑我做更多利于身心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事情。
而夜晚,大部分人停下脚步,大概或许只是因为它代表的只是安静和休息。
05
21世纪的我们终是听了太多太多的教导和劝告,鸡汤从一开始的“励志”而慢慢免疫,怎样都听不进去。
但生活总要“一条路走到黑”的,如同电视剧里坠入爱河的少女宁与家里断绝关系也坚决要跟男友走一样。
因为永远都只有自己才可以说服自己,一个连自己的睡眠习惯都不能控制的人,又何谈能迈步往前做大事。
不管是抗拒也好,不愿意也罢,都试试吧,试着去战胜自己内心那个“想熬夜”的小人。
从今晚开始这样做吧!放下手机,静下心来,试着早些入睡,或许第二天清晨的阳光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美妙!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醒来大口呼吸新鲜的空气,为自己做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精神焕发地迎接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和生活,难道不比熬夜带给你那短暂的愉悦感要更棒?
我希望你知道,深夜的酒不如清晨的粥。
地球无论何时都在转动,而你,值得更美好的蓝天白云、晴空万里。
晚安!
作者:十五。一个大大咧咧却不失风格的女子!。自由撰稿人、摄影师。专注自媒体运营,微信公众号【七月与十五】,文章首发均来自公众号。(vx:swyt09024)
微信公众号搜索【七月与十五】。点击加关注,和我一起分享彼此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