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星他们吃完野地瓜,已经进入盛夏时分,也就是小伙伴们放暑假时。
那时,漫长的两个月暑假,孩子们有的是好玩的。他们去山坡采蘑菇,也往山下小溪边、池塘里、水田里去找好玩的,好吃的。
夏天的中午,火热的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烤着大地,村里的小河边是最好的庇荫处。他们带着小水桶,聚集在村里的溪水边。他们把小河截成一段又一段,用水桶把水舀出去。那时候,只看见小鱼儿在水里跳来跳去,泥鳅在泥里钻来钻去。他们欢呼着,争抢着就着浑水摸鱼。
他们找一个溪边的树荫下,就地拾些柴火。大的鱼儿找来黄泥巴像叫化鸡一样包裹好,扔在火堆里烤,小的鱼儿和螃蟹他们就串起来烤起吃。一会儿,鱼身就被烤得金黄流油,一阵阵香味扑面而来,催得人唾液在口腔中分泌,还没吃就已经被馋得心花怒放了。
“好了,好了!烤熟了!”
“好,我先尝尝。”几个伙伴都眼馋地望着他。他被烟熏火燎得额头上沁出细细地汗,眼睛红红的,当然只能让他先尝尝。
“啊,人间美味!”他咂着嘴,自我陶醉着。
小伙伴早抢着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来。有些明显还看着还有红色的血丝,他们也不在乎那一点点没烧熟的。
八月,正是水稻抽穗扬花的季节,绿油油的稻苗正绽放出诱人的芳香,沁人心扉,让人如痴如醉。
他们吃饱了,站在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听着蛙声一片,不由得诗性大发。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喜看稻菽千重流,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片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他们吃饱了,口渴了。他们有些奔跑在稻花田里,就像稻芒在跳着舞。他们在一片稻花香里寻找桎梏草,又叫“自桂儿”(音译)。它吮吸着稻谷的营养长得又高又壮,就像独占鳌头般高昂着头。小伙伴们挖它的根来吃,剥开外面褐色的皮,脆脆生生的很好吃。他们吃下几个,清凉可口,生津解渴。
他们有些就去溪边找芦苇,竿的底端嫩的可以吃。他们剥开外面的皮,咀嚼着里面的竿。有些像甘蔗一样,甜美多汁,很好吃。有些淡淡的,索然无味,但嚼上一节,解解渴还是可以的。
芦苇竿的叶子可以做箭,可以射很远。芦苇竿可以编枪,玩打仗游戏。它最大的用处是小时候读书学习数学,把它的竿竿削成小段,称之“小棒”,做记数和加减法用。
他们肚儿不饿,口也不渴了。男孩子就在池塘里扑腾扑腾去游泳,他们也没有教练,狗啊、鸭啊、还有青蛙就是他们的游泳师傅。他们的游泳姿势大多非常难看,管它的,反正在水里能游起就行。
乡下的女孩虽然做活爬山像个女汉子,这个时候,她们可不会去池塘里凑热闹。她们会选择一个溪水形成的不水坑,打打水仗,泼泼水既清凉也很惬意。
后记:这是一部70年代,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农村的记忆。这也是农村正在消失的记忆。国庆节回老家,感悟很深,路修好了,房子修漂亮了,可是地荒了,人逃离了,甚至出现了无人村。
这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散文小说,书名暂定为《乡间的小星星》,已全部完稿,从今天开始连载,希望有人能喜欢。
点个喜欢❤️再走好吗?让我们这些靠写字吃饭的人能坚持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