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名将失意者,最出名的当属李广。乃至文人墨客无数次的嗟叹惋惜,譬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譬如“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李广,西汉早期名将,人称飞将军,他的祖先就是秦朝的名将李信。
李广年轻时就开始参军抗击匈奴,历任上谷、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右北平这些边塞要地的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匈奴人怕他,称之为“飞将军”。可见其能力之强。然而,由于当时的西汉政府一直采取保守防御的政策,使李广很难在大规模对匈奴作战中取得战功,也因为战功没有积累多少而始终无法封侯。
期间,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中,李广倒是有机会封侯的。那时候他在一次战事中夺了叛军的帅旗,可是因梁王刘武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朝廷没有给予封赏,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到了汉武帝时期,李广的表现却略显差强人意,不是作战时遭遇大股强敌惨遭全军覆没,就是行军失道,运气简直差到了极致。而当时朝堂中对李广最大的印象就是:李广没法封侯,就是因为命中“数奇”,数奇,就是命不好的意思。这样的印象甚至从皇帝到大臣都有,这就使得李广想要建功立业更加困难了。就拿李广最后一次北征匈奴来说,汉武帝甚至在卫青面前反复叮嘱不要对其重用,就是怕李广莫名其妙的命不好,导致战事出现变故。
然而,现实竟又一次证明了李广的命运不好,他再一次迷路了,虽然对整个战事造成的影响有限,但却还是要被有司问责(这个无可厚非,出了问题被问责很正常),进而导致自己因为内心悲愤而自杀。恐怕这时候连他自己都相信这是命中注定了吧,再加上性情刚烈,不想被有司折辱,最终拔剑自刎。哀哉!
这应该也是后世人不断嗟叹他命运的原因。明明有能力,有胆识,上忠于国家,下体恤士卒,可却不能建功立业,封侯拜将。而他那个为人下中的堂弟李蔡都封了侯,又如何能让人浇平满腔不平意。
也许,李广真的是生错了时代吧。毕竟他已经是汉文帝时期的老人了,很多观念、想法已经没办法适应当时的需求。如果李广能早生几年,得遇汉高祖,会不会真的如汉文帝所言:“惜乎,子(李广)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