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这种感觉,读三国水浒史记的时候,会觉得张飞、李逵、樊哙是同一个人,无论是外貌特征,还是性格特点都出奇的相似。在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也是由同一个人出演的,结果就弄的傻傻分不清。
他们的外貌都是粗狂型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一看就是莽汉。性格都是暴躁,冲动,不会思考,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且张飞和樊哙的职业还一样,都是屠夫。他们还有个共同特点,都是领导身边最信任最器重的人,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李逵是宋江最得力的小弟,樊哙是从沛县就跟刘邦起义的兄弟。而且他们都一以贯之的忠诚,很是奇怪,为什么领导需要身边有这样的莽汉呢?
首先说来,这样的人没心机,便于控制,一旦认定一个领导,就会死心塌地跟他一辈子。张飞跟刘备关羽结义,誓同生死,风风雨雨多少苦难都坚持下来,如果换成心里有小九九的人早跑了。张飞心思简单,得知关羽被曹操俘虏,以为降了曹操,待关羽回来时,便拔矛相向,弄清楚缘由后,立刻变怒为喜,把酒言欢。
李逵在江州被宋江用十两银子收买后,便终其一生为宋江卖命,直到最后被宋江毒死,仍说:“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真是做到至死不渝。
樊哙跟刘邦不仅是一同起事的兄弟,更是亲家,刘邦晚年病重,讨厌见人,别的大臣都不敢去打扰,樊哙想念往日情义,不顾阻拦入宫见刘邦,痛哭流涕地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说得高祖笑着起来了。患难见真情啊。
这样的人往往能替领导说出想说不能说,想干不敢干的事。最明显的是张飞和李逵,刘备打下汉中后,势力达到顶峰,群臣都有劝进之意,刘备自己也想当皇帝,但自己说出来显得太不要脸了,这时,就得张飞站出来,大声说:“哥哥为汉中王!”刘备还要作态,骂张飞一顿,其实心里暗爽,诸葛亮等文臣再劝进,事情就成了。
李逵也有这样的作用,第一次朝廷招安时,朝廷看梁山完全跟打发乞丐一样,众人不满,这时是李逵从房梁跳下来扯了诏书,事情才得到缓解。而且李逵也做了跟张飞一样的事,大呼:“哥哥做大宋皇帝”,宋江明里大骂,暗里照顾,说出了宋江的心声。
樊哙也干过类似的事,在鸿门宴上,樊哙持盾闯入,大义凌然的说:“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正是樊哙这番话救了刘邦,这句话樊哙作为一个武夫说出来正合适,要是刘邦或者张良说,项羽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刘邦的。
这些人都是打先锋的不二人选,他们三人都是各自阵营中冲在最前面的人,领导需要这样的人做榜样,需要他们打先锋,需要他们身先士卒,鼓舞士气,一支部队中有这样的人,往往在士气上就赢了。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故事中,需要这样的角色。我之前说的是他们的文学形象,在历史上,张飞不莽,还会书法,据说还是帅哥,因为刘禅娶了张飞的女儿,生女儿像爹,应该长的还可以。而樊哙,其实也不莽,非常识大体的,在鸿门宴上对刘邦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还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非常果断有谋。 李逵本是虚构,不多说。
他们被描画成这样,用流行的说法,是剧情需要。要唱好一台戏,就什么样的人都得有,一般都是这样安排角色,领导大都无能,遇到事情只会说,“为之奈何”、“军师救我”或者“悟空救我”。还需要个军师,统筹全局,比如张良、诸葛亮、吴用。还需要独挡一面的大将,比如韩信、关羽、林冲。当然,也需要莽汉,增加戏剧元素,莽汉的作用很多,往往会因为某些小原因坏大事,增加戏剧冲突,莽汉身上还有很多喜剧元素,为剧情增加欢乐。每当张飞、李逵、樊哙、甚至猪八戒出场的时候,往往会伴随搞笑的事情,这些都是观众喜欢看的。
无论是评书演义,还是现在的影视剧,都需要这样的角色活跃气氛,如果个个一本正经,个个聪明绝顶,那看起来未免枯燥,所以,作者编剧塑造出全新的人物形象,来为大众带来更多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