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英国人生活,社交圈,是很神奇的体验,也有助于对抗离家一万多公里的孤独。
我问过身边的一些留学生: 为什么只和中国人玩?
很多人的回答就是:口语不好,不敢说,而且也不知道能和英国人说什么。
我的建议是,你要是实在不喜欢英国音乐,不喜欢英剧,也不想聊政治,很抵触和婴儿共处一个酒吧,更听不懂他们绕弯弯的礼貌表达,那你就做个饭邀请英国人来吃嘛。毕竟他们平时吃这些,也怪可怜的。
什么,还有人不爱吃中国菜? 就爱吃炸鱼薯条?有。很正常先别生气,不爱吃中国菜的英国人不少,有些人就是不爱接受新鲜事物,尝都不尝一口的,我音乐节一起去玩的一个叫本的朋友,我带去了那么多中国零食,他一口都没尝过。英国的中超卖很贵的好吗!
碰见这种人,没关系,我们跟他们聊家长里短。
这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听这些英国人的事很好笑的,他们喝醉酒很多奇葩事。而且家族一般是个庞大的系统,英国独生子女又比较少见,是挖也挖不完的话题啊,好好使用。
如果你敢于和英国人交朋友的话,不夸张,你的口语会进步非常非常快,尤其是当地一些俚语,在国内的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
比如:“You look like butter wouldn’t melt in your mouth.” (黄油在你嘴里不会化)
我第一次听很懵逼,What what??明明每个单词意思都懂,就是get不到点啊。
“Means you look so sweet and innocent, but a devil inside.”(你看起来很甜很无辜,其实内心是个恶魔)
“Oh thanks, you are a wolf in sheep’s skin.”
“That’s very kind, lovely Chinese woman.”
“It’s okay, stupid British man.”
和我对话的人叫李果仁。
李果仁是一个长得很英式,吃得很英式,说话很英式,思维很英式,非常地道的英国人,就是当你想骂英国人时,你冲着他骂就对了。
说到对口语的提升,李果仁是我想送锦旗挂满他家的那种要感谢的人。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聊了5个小时,可能我们有共同的音乐爱好,而我又对英国文化比较了解,觉得和他很聊得来,相处非常愉快。在和李果仁相处了半年以后,他吵架已经吵不赢我了。他后来告诉我:“第一次和你讲话,其实有点困扰到我,你讲的太!慢!了!”
所以不要怕口语不好,不好才要多找本地人练啊。我还碰到过正在学中文的英国人,这样更好,互相练,简直amazing,wonderful,哈哈哈。
就连我们说好不再联系以后,他也时不时打个电话来讲点奇葩事烦一下我,是想检查我英语有没有退步吗?不过他讲的事真的很好笑,以后会单独写的,已经过他本人同意。
适当地展现爱国情绪,其实更能得到他们的尊重。他做过一件让我很感动的事。我不在现场啦,是他后来讲的。有次他和朋友们聊到乐器,有人开始吐槽中国生产的质量很差,吉他啊鼓啊都很辣鸡。他说,你们知道我女朋友是中国人吧,那可不可以别在我面前讲中国的坏话。
感动之余我很激动,看来平时的爱国洗脑有成效。西方国家对中国是有很多误解的,我会对这些表达出愤怒,给他解释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顺便讽刺一下英国。英国人不是高傲吗,别惯着他们啊哈哈哈。谨记,适可而止,不然,可能会出现以下中英建交情况:“Kill yourself, please!”
真的能混入本地人圈子的留学生,不光要够大胆讲英语,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或喜欢一些英国文化吧。不然,共同话题都没有,也是尬聊不下去的。你光讲中国,对中国再好奇的人也会听烦。万一你英语又很辣鸡,别人会疯掉的好吧。
我对英国文化的初步了解来自书,音乐和影视作品。在中国时我就非常喜欢英国文化了。尤其是音乐,来英国后,我和他们的初步建交基本都是从交流英国摇滚乐开始的,这也是贯穿我们相处的全过程的。这边的音乐文化氛围非常浓重,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基本不用担心和他们没话讲。
除此话题之外,英国人是很爱聊政治话题的。上到六七十岁的老爷爷(电台认识的)下到5岁小女孩(油管有视频)。多关心一下政治,他们开这类玩笑时,你也能接个话,真正笑出声。
相比之下,李果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开始招架不住,因为聊着聊着也会牵扯到历史和地理话题,他还会找些相关的纪录片和我一起看,没有中文字幕那种。真的,我那时候头经常是晕晕的,要时不时给国内的朋友打语音电话讲一下中文换换脑子。
除了和他接触,我也有其他的英国朋友。我们也会聊音乐,政治,历史,中英文化差异。我们会一起去音乐节,钓鱼,看演唱会,去看英格兰乡村美景,去各种酒吧举着啤酒看摇滚乐队的演出,听各种奇怪的英式笑话。
他们的Party也很好玩,不会各自抱着手机刷。聊聊近况,一个破皮球能踢好几轮,最重要就是喝喝喝!!”
所以,有了英国朋友,生活相对于其他留学生来说,我是丰富很多的。真正和他们接触后才发现,从网络和媒体了解到的星星点点并不足以呈现出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解析他们的思想。
有一次Kiki问我:“啊,我要去参加一个英国朋友的party,我该怎么办,你帮我问一下李果仁。”
他就两个字:“Be Chinese.”
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做好自己最重要,没必要为了迎合任何人而伪装自己。你喜欢和英国人交朋友是喜欢他们身上的特质,他们喜欢中国人也是一样,喜欢你的中国特质。毕竟在地球的两端各自生活了20多年,怎么可能一样,会有非常多的差异和冲突。但是我们可以有共同爱好,同时,怀着对彼此的好奇心来交朋友,在共性之下找差异,这样的体验难道不美好吗?
李果仁经常说:“ You don’t know how Chinese you are!”
我怼回去:“I know, and I’m proud of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