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月27日,距离春节还有一周,想必大家都早已心在曹营身在汉了吧,但还有一帮人,对,没错就是我们这帮未婚的大龄青年们焦虑的日子也开始到来了,一想到回家被催婚、红包、还有各种风俗……
种种种种忽然就感觉回趟家可能会比上班打卡还累,哈哈,有点夸张哈,但我觉得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而且呀作为成年人我们都该学着让家人因为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开心,变得更温暖,所以要先让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与家人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个团圆年。
也因此有了这篇文章,就是帮助大家如何应对在过年假期期间的焦虑症,这是我上周五在007不心理就出局里听的课程,现将复盘总结写下来,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哦。
先介绍一下授课的老师,她叫戎蓉,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取向。
曾经的培训经历:
1、中国–挪威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高级组)(2018-2021)
2、中国–英国精神分析取向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连续培训项目(2017-2019)
3、曾奇峰精神分析连续培训(2016-2017)
4、曾奇峰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实操技术连续培训项目(2016-2017)
多次参加人本主义、沙盘游戏咨询、催眠心理治疗、萨提亚家庭治疗等工作坊。
持续进行个人体验和对个案进行督导。
好了,我们现在进入正题,我按照分享过程中的流程将它分为各个小节,大家看的时候也会比较明了。
一、什么是过年焦虑
大多数人在临近过年时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烦躁,疲惫,情绪低落,甚至还会表现出一些失眠,心悸,头疼,这样一系列的身体症状,由于都和过年有关,所以把它们叫做过年焦虑。
二、为什么要重视过年焦虑
关于过年有这样一个统计,有高达89%的人对过年的期待下降,觉得过年不好玩、累、烦躁,大概只有11%的人,他们对于过年比较期待,认为过年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所以说对于过年的焦虑,已经成为一个让我们不得不去重视的话题。
三、理清过年五大焦虑及其根源
有个网站,统计了过年焦虑的排行榜,排名前五的分别是:
1、催婚、催孩
就是说有很多年轻人,平常不觉得结婚是头等大事,可是一到过年,就感觉这个年龄不结婚就跟犯罪了一样,什么独立自由在七大姑八大姨眼里觉得都是不懂事,他们只会说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
这里有提到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在应对中国式焦虑的讲座里说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妈妈对女儿说,你就结个婚吧,哪怕结了再离都行,这样我也完成任务了~
我当时听完都惊呆了好么,感觉女儿的幸福在这位妈妈的眼里就只是个任务啊~
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头疼的点在哪里,可能并不仅仅在于自己还没有结婚,或者还没有生娃。
头疼的点在于自己的婚姻和自己的生育问题,在父母眼里成了一件任务,而父母似乎只想让我们完成任务。
至于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压力,我们的伤心,我们的焦虑,似乎他们是没有特别的考虑进去,真的让人郁闷。
2、来自亲戚的过度关心
这是统计中排名第二的过年焦虑,好不容易躲过父母这一关,善良热情的七大姑八大姨开始登场,有些攀比的同学聚会我们大不了不去,但是面见亲戚可能是躲不掉的事情。
过年和亲戚聊天儿,有时候真是大写的尴尬,有很多亲戚一年也见不了几面,见了就想关心你,考试考的怎么样,工作找的怎么样,买房了吗,有没有女男/朋友啊,一个月挣多少钱呀……
关键是很多亲戚,他问完之后还会评价:你怎么还没有找到工作呀,你为什么不结婚呀,没人喜欢么,还是眼光太高了呀,真的会问到怀疑人生。
这种问题看起来是一种关心,还让人挺不好拒绝的,但实际上不管是不是已经找到工作,或者说是不是已经找到女朋友,是不是挣到很多钱,这些问题都有一种被打探,被评价的感觉,让人不太舒服,这一点才是让我们焦虑的根本原因。
3、高额的应酬成本
排在第三位的是高额的应酬成本,比如过年走亲戚,去长辈家总不能什么也不拿吧,孝敬老人,拜访亲戚,有些朋友已经有了晚辈了,所以见面还得给压岁钱,平时在外地工作的除了来回路费,在过年时与同学朋友小聚也会产生很多花销。
在我们的中国文化里,面子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实际上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人们都希望能在周围人面前展现自己好的一面。
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在我们的文化里这方面似乎被过度演绎了,也因此大多数人会牺牲一点儿里子,去维护一个更好的面子,虽然这样做看上去更好一些,但同时也会非常累。
4、让自己难受,却又不得不遵守的风俗
有一些夫妻双方的老家不在同一个地方,有的甚至相距千里,那男女双方都有父母及各自的老家,都想回家过年孝顺父母,那怎么办,毕竟现在也讲究男女平等,那这就是一个蛮大的矛盾。
还有各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他们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与我们现代的观念大有不同,所以回老家有时候可能会压抑。
比如有的地方过年就是天天喝酒抽烟、熬夜、打麻将,过个年比上班还累,你不遵守还不行,你说你自己睡觉吧,大家还不让。
有的地方比较守旧,过年一定要全家人轮流向长辈磕头,有些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会对磕头这件事情觉得不能接受。
还有一些在男女平等的环境下长大的女性也不能接受,回到丈夫老家,发现辛辛苦苦做了一家人的饭,却不允许上桌,只能在厨房吃……
不同风俗习惯的这种碰撞和冲突,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男女双方不同过年观念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汇聚在一起,真的是让人非常非常的疲惫、矛盾和焦虑。
5、来自父母的嫌弃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过年好不容易回趟家,刚到家的几天,爸妈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每天睡到自然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躺在床上躺到四肢退化。
但是过不了一两天,父母就开始各种嫌弃,一天到晚只知道玩手机,也不知道帮着干家务,你你房间乱的也不知道收拾收拾,过年了也不打扫打扫……
本来我们都高高兴兴地回家,想享受亲人之间的爱和亲密感,但父母有时候特别爱帮着我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比如:你看你又长了一岁,但怎么就没长进呢,你看谁谁家的女儿都给她妈买房了,要不就有的父母直接说,过年衣服怎么买了一蓝色的,一点儿也不喜庆,这个发型真难看……
可能我们回不回家会被很重视,我们有什么成就会很被重视,我们吃多吃少也会被重视,但是我们开不开心呢,常常不被重视,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回了家,却只是刷手机就感到伤心,然后网上也有很多人在呼吁说:回了家要少玩儿手机,多陪陪父母。
但是我们也看到就是很多实际情况中,当孩子试图放下手机跟父母说几句心里话的时候,要么就是不被理解,要么就是被怼到怀疑人生。
网上有个视频,就是父母对孩子极度的贬低,一个父亲进了孩子的房间后说,哎呀,你看看你的房间比猪窝还恶心,然后就出现我们流行的那个评价:嗯,一看就是亲生父母。
虽说大家的语气很调侃,但不得不说,这确实反应了一个普遍情况,就是很多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感受,反而会肆意地向孩子发泄他们的情绪,让孩子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过年是一个很热闹但是又很孤独的时候,大家欢聚一堂,很多人围在你的身边,但是不一定有人能够走进你的内心,很多年轻人回到家里需要牺牲自己的感受,来去承担父母的情绪,所以过年让很多人感到疲惫,而不是温暖和轻松。
四、如何应对焦虑
1、接纳现实中的不完美,同时去感受好的部分
很多人辛辛苦苦奔波了一年,在心理上其实会对过年有一些期待,不得不说,我们有的时候确实会在心理上对某一些事物产生一种基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一些情感。
比如一个人如果他尝尽了人情冷暖,那么他很可能希望回到家时能感受到一些无条件的温暖亲情。
有的人也许平常工作特别忙,几乎全年无休,他对过年的期望可能是触底的,就想放松一下自己。
也许有的人平时忙于应酬,过年时就想过一些简单的生活,歇一歇。有一些简单的人际关系,过一些想过的生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但是也许我们更需要一些现实的心态去面对过年这件事情。
就是我们回到老家,我们不能让所有人价值观和我们一样,我们的生存环境不一样,文化背景有差异,父母和亲戚,对我们的婚姻大事的窥探和关心都想进行直接干预。
那同时我们也不可能让一个不太善于理解你感受的父母突然开始理解你,如果父母一直都是我们文化中很传统的那种权威形象的话,他们就是会不顾我们的感受,命令我们尊重他们的要求。
如果父母的观念和圈子就是比较保守的,他们也不可能突然变得那么前卫,他们就是不能接受我们染了一个蓝色的头发,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到痛苦。
也许我们厌倦了人人与人之间的一些虚伪,但是他们就是那么好面子,我们也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不仅仅来源于环境,还在于我们怎么看待环境,如果环境让我们很难受,我们往往倾向于抗拒。倾向于对这个环境感到愤怒,我们会试图去攻击或者改变环境,或者是逃离环境。
比如有的人过年就不回家,这就是逃离环境,但是也许我们还有另外的一种办法,就是接纳很糟糕的部分。
这个接纳不是说我们要认为它是好的。而是我们知道他是不好的,但这就是它固有的一部分。
春节里的一些人,一些事儿,会让我们很焦虑,但这些就是春节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现实一点儿,说它就不是完美的。
父母不是完美的,风俗不是完美的,就像我们自己也不是完美的,我们都渴望一个喜庆的,祥和的,充满温情的春节,但是世界上就是没有这么完美的事情,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春节就有亲情。就一定会有矛盾发生。
我们会永远和不完美的甚至糟糕的部分共存,也许接纳这一点很难,但如果我们最终能够做到的话,它可以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平衡。
就是我们在接纳不完美的部分的时候,当然也会经历一些好的部分,我们都是一个成熟的人,就不会用分裂的眼光来看待事情。
也许被催婚了,但妈妈也会努力做我们爱吃的,也许那个打探你的亲戚,也会在我们包饺子的时候过来帮帮手,或者提供一些生活的小常识,所以说呢,发现好的部分,同时接纳不好的部分的存在,我们会感觉好很多。
2、理解他人背后的情感,避免陷入情绪的漩涡
就是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他人背后的情感和观念,比如在我们的文化里人和人之间是不太有明确边界的,尤其是父母子女关系。
一说到这个父母子女关系,我们就很容易谈到一个边界的问题,在我们的文化里,人和人之间就是不太有明确边界。
很多人为此感到非常苦恼,说,哎呀,怎么办呢,我父母就是不尊重我的边界,我那些亲戚,他们就是要打探,他们就是要突破我们的边界,我们真的感到痛苦、厌倦、心烦,这个怎么办呢,没办法。
我们曾经有过父为子纲的这种文化传统,在这种文化下浸泡的父母他们心里早就已经根深蒂固的认为,我们的事儿就是他们的事儿,所以他们会催婚,会干涉我们的发型、衣着、工作,干涉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深深藏在他们心底的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观念,我们想要改变他们,那太痛苦了。
其实什么样的界限是一种好的界限呢,就像前面说的父母他们血液里就已经流淌了这种我想要参与你的一切事情的这种观念了,我们想要改变他们,想让他们学习我们学到的新的关于界限的知识,做到严守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心理界线。
但是,首先是我们正在跨越这条界限,我们在希望他们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改变。
还有很多人说自己压力很大,也很痛苦,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家人会让他们感觉孤苦无依,父母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我呢?
因为理解是一种能力,一个没有被很好地理解过的人,他是没有能力去理解别人的,如果父母不能理解我们的感受,那么他们有很大的概率也没有被他们的父母好好理解他们的感受,没被允许很好地表达自己,也没有在被理解和关心的环境中长大。
他们没有学会这些,也不会用这些来理解我们,也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关心我们,希望我们幸福,但是他们不会用一些合适的方式去表达。
还有就是亲戚之间的打探,朋友之间的攀比,也许在这里面有拔高自己,贬低别人,会让别人不舒服。
其实深入去体会一个炫耀自己或者贬低别人的人,他背后的一些情感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炫耀就是一个人需要让别人知道他很牛,为什么需要?很可能是他内心觉得自己并不好,他可能会担心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需要炫耀,他需要让别人知道他自己很牛,这样就可以防止别人看不起他。
还有比如父母的嫌弃,实际上父母的嫌弃的背后是他们希望能和我们多在一起,也许他并没有理解到我们的感受。
但他真的希望我们多和他们说一说话,希望多倾听他们,希望我们多跟他们说说我们的事情。而不是整天玩手机,这是他们背后的一些情感和期待。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让我们不舒服的人或者事,一些人做了让我们不舒服的事儿,说了让我们不舒服话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先后退一步,理解别人背后的一些情感,那么我们看待他们的方式,就会不一样了。
网上也有很多说怼亲戚的教程,确实蛮锋利的,但现实中谁会真的这样做,而且在回怼过程中,我们自己也参与进了那个情感漩涡,我们虽然怼回去了,但实际上我们心里也不舒服,更何况还冒着大过年破坏关系的风险。
那这时,就需要我们能够体会他人说这些话背后的一些复杂情感,那我们首先就不会轻易地被卷入,其次我们也会对别人产生更多的慈悲心。
3、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明晰自己的边界
戎蓉老师在这里介绍了一种表达方式,叫做一致性表达,什么叫一致性表达呢,一致性表达就是当别人说的话让你不舒服的时候,你可以既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维护自己的边界,同时也不伤害别人,也不攻击或指责别人。这样既可以让对方接受的同时也能够解决问题。
一致性表达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不去评判别人,不去指责别人,而是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期望。
比如亲戚说,像我们这个年纪再不生孩子就来不及了,如果我们不想谈,我们可以说感谢你对我的关心,关于生孩子这件事情,我有我的安排,这样说既确认了别人的好意,也维护了自己的边界,一般情况下对方就不再纠缠了。
但是如果对方还是要说:我这是为你好……,那我们就可以说:你这样不断的劝我,我有一种被催促和被强迫的感觉,我觉得很不舒服,我们说点儿别的吧。
大家看到在这样的对话中,我们既不攻击对方,也不委屈自己,那我们就可以在生活中去试一试。
一致性表达的关键在于稳,在于勇敢,其实有时候,这样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其实要真正的做到一致性表达,或者想做到在这个亲戚等人的围攻中,保持一个非常稳定和平和的心态,真的是需要内心一些强大的力量,关于这一点呢,大家可以尝试去练习。
以上就是我们所有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用思维导图帮大家做个小结:
临近新年还有一周,我在此祝福每一个人,无论回家与否,都能在新年里面得到爱,获得认可与接纳,活出自己的生命之光,这一年辛苦了,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