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这是一部1997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1999年,该片在第71届奥斯卡奖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三项奖项。豆瓣评分9.5分,在电影高分榜上遥遥地挂着。1997年的时候,我才一岁,二十年后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这是一部值得反复体味的电影,它的结构精巧,而且拥有一颗钻石之心,共同构建出璀璨的光华来。
之所以说它结构精巧,电影处处都是伏笔,处处都是呼应,但是当它们出现的时候,又完全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情景的设置,可想而知,这个剧本在编写的时候,花费了多少精力。颇有中国古代建筑环环相扣,廊腰缦回的感觉。
影片的开篇,就让人眼前一亮,两个乡下的小伙子,开着一辆破旧的汽车进城,因为刹车失灵,闯进了欢迎的队列之中,被误认为是国王。而这一线索也贯穿全片:男主角自称王子,而将女主称为公主,每次相遇的问候,蛋糕上的奶油字,和集中营里通过广播的问候,全部都呼应了这一点。
其他的小细节也有很多,基度从朵拉手中要的鸡蛋,盖在了情敌的帽子里,最后又在他骑着马离开时,蛋清淋在了情敌的脑袋上;他与医生的谜语接力,交换的帽子,从天而降的钥匙,这一系列构成了奇迹一般的对朵拉的追求过程。每一处都是小细节,而且出现得恰到好处,一分也不能多,一分也不能缺少。
看到这里,对《美丽人生》的这一片名的理解,或许会觉得这就是一部爱情片,因为它作为爱情片,也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屌丝逆转追求到白富美的故事,没有狗血,只有炽热的心和对真爱的向往。当他骑着刷成绿色的马,带着朵拉回到叔叔家的房子时。你下意识地以为故事接下来会演变成朵拉母亲的阻拦、情敌的报复。但时间却从花房之中,一转来到几年之后,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到这时你才恍然大悟地想起了之前被忽视的细节:初到城市中,叔叔家里跑出来的那几个穷凶极恶的青年,罗马来的督学所宣讲的“最伟大的种族”,马为什么被涂成“犹太人的马”!这居然是一部战争片!
故事的后半段糟糕极了,他们幸福的生活急转而下,被抓入了集中营里,朵拉义无反顾地跟随而去,被分隔在不同的监狱里,去做危险而艰难的工作,老人和小孩被屠杀。这又怎么能被称为“美丽人生”呢?
真正的历史,可能比这里展示的还要残酷得多,或许是电影对比采用了浪漫的处理方式,这才使得他们还能在队列中溜出去用广播,还能自在地在监狱中交谈。对死亡也轻轻地一笔带过,只是有去无回的卡车,和角落里一阵枪响。比真正的历史要温柔得多。
但在这样的爱情之下,在这样伟大的父爱之下,什么东西不会变得温柔起来呢?
电影的后半部分,重点在于描写父亲是如何为孩子,把残酷的战争描绘成一个游戏。那只从花房里拉出来的坦克玩具,把后半个故事串联起来。周围所有人都是沉默的、绝望的脸孔,只有两张脸是生动的,一张是父亲故作轻松的脸,一张是孩子天真无邪的脸。他机智地冒充翻译,把监狱的规则讲解成游戏的规则;在苦力工作回来之后,一秒钟换上了笑容,像孩子展示自己的囚服:“你看我的制服好看吗?”他在被抢押送着走向死亡的道路时,朝自己的儿子眨了眨眼睛,露出一个鬼脸来,然后夸张地、滑稽地走着。这大概是走向死亡最勇敢的、最漂亮的姿势。
而这些,也和之前的情节一一呼应,儿子躲过了毒气室的屠杀,因为他不爱洗澡,他躲藏在柜子里,也和在家里玩耍的游戏一样!
但是这些细节,你在第一遍看的时候,或许都不会注意到。故事结构上的精巧,完全不会给人一种炫技的感觉,因为它托起了这颗璀璨的钻石之心!
在影片结尾,孩子看见真正的坦克驶过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太璀璨了,他扑进母亲怀里,一同庆祝的笑声太璀璨了。这样的璀璨,使得一起都黯然失色,甚至会让观众忘记了伤感,随着他们的喜悦忍不住笑出声了,却又在刹那间,泪水止不住地涌动,即使影片片尾的音乐已经放完了,还哭得不能自已。
人性的光辉,体现在一些小细节上,除了父爱这一伟大的主题,朵拉义无反顾选择登上火车,同样令人动人,医生的小心翼翼的帮助也同样启发人深入思考战争的意义,还有一个细节让人震撼,那就是基度的叔叔被骗入“毒气室”洗澡的时候,他绅士地扶了一把监视他们的纳粹女兵,那一眼对视,彼此之间又在想一些什么呢?
无论是从各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部倾向于完美的电影。一开始我还在想,如果把战争刻画得更加残酷,是否能更对比出父爱的主题;或者把基督催促孩子洗澡的情节,交错着朵拉发现老人和小孩“洗澡”被处死的部分交叉剪辑,再说出结果,是否会更加扣人心弦。但最后我放弃了想法,也不为此而遗憾,就让它这样吧,稍微地温柔一点,即使这是一个不存在的故事,是天穹中一颗不存在的星辰,那也让它璀璨地亮着吧。
要用勇敢和温柔的心,告诉所有人,人生是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