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是《人间世》的最后部分,庄子继续用故事阐释他的无用与有用之说。
庄子先后列出了几个故事来说明“无用之用”的观点。
第一个故事:栎树不成材而能活千年。可见,“无用之用”的含义是避祸趋福。
第二个故事: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庄子借南伯子綦之口,继续写大树无用,表明世上只有无用的人才能够活得长久。
第三个故事: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这个故事同样包含着“避祸趋福”的观念。
第四个故事:楚狂接舆凤歌笑孔丘。似乎依然是讲避祸趋福的事,是庄子借接舆之口总结性地点明无用之用的观点——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从而告诫世人要顺世而行,不要逆水行舟,反害其身。
一般而言,在无道的社会里,人只有寻求“无用之用”,才能摆脱摧残生命、扭曲人性的社会异已力量的控制、支配,获得个体存在应得的理由,因此,在庄子所处的乱世之中,庄子倡导“无用之用”是有其合理性的,儒家尚有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庄子“无用之用”不过是另一种表达罢了。
况且,庄子在乱世之中求“无用之用”,更多的是不愿被当时的权势人物所御用,是要从政治社会中脱身而出,拒绝与统治者合作,表现了对人类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爱惜,是对每一个人的价值和独特性的发现与肯定,是对主体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所以我觉得,庄子的无用方为大用的哲学,当是乱世暴政的产物,并不适用于今天。在当今太平之世,我们当把个体价值追求与时代发展融为一体,应努力让自己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并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更为社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