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武侠小说,经常会听见一个词"童子功"。童子功好的,长大后一般都是很厉害很牛,这个童子,既是指年龄上,也是指生理上。后来,童子功的说法被借用到各个地方,例如读书也说童子功,绘画也说,书法也说,那到底这个所谓"童子功"有没有,是不是那么重要,有那么神秘吗?武术上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是书画上,我倒可以略谈一二。
书画学习,尤其书法,跟孩子的年龄发育是有密切关系的。首先从生理上说。中国书画使用的工具是毛笔,千百年来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自己的特有规律和使用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笔法”。要掌握笔法,就先需要懂得如何使用毛笔。从毛笔使用到今天,有不同的执笔方法,例如魏晋时期的三指执笔,已经今天普遍适用的五指执笔。就以五指执笔说说。五指,其实是四个手指执笔,但是却是五个手指都需要使用。通过五个手指的协调配合,做出各种不用的运笔动作加上手指不同的发力综合形成我们看到的各种线条。把这些线条具象化,就变成了书画的基本构成语言。
综上可见,笔法的前提是运笔,运笔则需要到手。未成年人的手部肌肉神经正在发育,还不成熟,一些我们成人看着当然的动作,他们就不能完成,或者是完成了没有达到要求或者没有力度,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在学书法的时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写不像,写不好。所以,经常会有家长担心:我的孩子从几岁几岁就开始写字,谁知道他的字还那么难看,怎么办?其实这都是生长的规律。就如婴儿不能走路,一岁前的孩子不会走路一样,不必心急。当然不排除有些有天赋的孩子能很早就完成这些学习,但只是特例而已。
但也也因为孩子的肌肉神经甚至动作习惯都在成长发育,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所以小时候书画练习能得到一定效果的,长大即使不再从事这方面的事业,但在书画的呈现上也比没练习过的人表现突出。因为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同时也在发育,当他们发育成熟后,练习成为了习惯模式,就很自然表露出来。所以,大家会发现,小时候学过书法的,长大即使不写,他的字也不会太难看;还有家里成人字漂亮的,孩子的字也不会太差---孩子都会模仿的。从这里看出,在书画上的"童子功",其实就是一种肌肉神经的强制习惯记忆。
我们很多家长不知为何要孩子学写字,口口声声全面发展,其实根本不了解其中缘由。所以比较急功近利,几个月就要写成怎样,其实是害了孩子。孩子过早形成固定肌肉记忆模式,等他以后长大了即使想改,难度太大,比没学过的难度更大,一个人的习惯那么容易改?况且是自身肌肉神经的记忆。所以,有些人学书法难,原因是"习气"太重难改,所谓"习气"就是不正确的肌肉神经记忆导致的行为习惯。
学书法最大的敌人是习气---说白了就是自身带有的习惯。因此,孩子学写字学书法千万不要急功近利的上来就拿起欧体颜体的临,他小小年纪写一手欧体颜体不是好事而是悲哀,长大了很可能永远就是欧颜而没有自己的风格了。古人云人生三悲剧其中就有:少年得志啊。
书画童子功,就是肌肉神经的记忆,当你一直在做这个事,你自然而然就很熟悉。久了不画画写字的朋友,再次提笔就会手生,但几次后就手顺了,所谓"手生""手顺"其实就是肌肉神经记忆从新觉醒,但是只要习惯在都不会丢掉。明白了这个,我们在学习书画的时候,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养成自己肌肉神经记忆的良好习惯,而不要太在乎那种琐碎的东西。养成了好习惯,离开字帖,也能写出自己的风格,这就是为何有人临帖很好却不能离开帖写,有人临帖不多却能写一手好字,就是这个原因。
那成年人学习书画怎么做呢?因为成年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习惯,很多东西养成了“习气”,因此成年人学书画开始,先要破除“习气”,要从“松”开始。松,就是要学员学习的时候,把原来的习惯放开,例如握笔太紧,手腕僵硬等等。通过用笔的不断练习,放“松”自己,调整自己,然后慢慢的形成新的习惯。不破不立,破,就是破除原来的习惯,立起新的习惯。
因此,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一直强调书画的学习必须要从学习用笔入手,而不要从具体的点画结构或者描绘具体的作品。因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童子功”才是对一个人未来发展最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