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至24日,保定市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一行7人驱车赴河北安平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河南兰考焦裕䘵纪念园、河南林州红旗渠和河北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4个红色景点研学旅行。另到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交流博物馆筹建和升级工作。以下以参观时间顺序分别小结如下:
一、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
9月22日凌晨近4时在博物馆起床,5点许从保定同美酒店出发,7时许即达安平县,早餐后8时前赶到黄城镇下辖村台城。
1923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党人李大钊亲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弓仲韬,带领两名刚刚入党的农民党员,成立了中共台城村特别支部——中共历史上的第一个农村支部。一年后,弓仲韬等共产党人创建了中共安平县委——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
纪念馆始建于2002年,为充分发掘和保护台城特支的历史资料,该县先后斥巨资对纪念馆进行大规模扩建,组织抽调精干人员先后到北京、天津、哈尔滨等13个省市的89个市县,走访了400多名党史专家、老干部及其家属,搜集到照片、信件、书籍、生活用品等共计1793件,整理出文字资料23万字。通过重新布展,目前,新馆展览面积达到607平方米,展览图片资料600多幅,实物200多件,并大量使用声、光、多媒体、场景复原等现代展陈手段,全面提升了纪念馆的展陈水平,实现了党史、文学、美学的有机统一,达到了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理想效果,在充分展现“台城精神”价值成果中,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历史事件脉络更为清晰,有效提升了纪念馆的宣教功能。
笔者在纪念馆看到著名的十万冀中军民同写抗战日记《冀中一日》活动的专题展览。得知当年活动筹委会就在安平县彭家营村。另首次看到《冀中一日》主编王林曾正式出版过《抗战日记》。
建议党员日记博物馆专门为《冀中一日》这次空前绝后的全民日记活动策划专题展览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同时引导新时代的全民日记活动。
二、焦裕䘵纪念园
9月22日下午15:30,研学团到达河南省兰考县焦裕䘵纪念园。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馆长张继焦亲自接待研学团,为大家讲述了焦书记救命故事:他本名张徐州,父母逃荒到徐州时生下的,当年他不到一岁时因得怪病险些被扔掉,是焦裕禄书记下令抢救才捡了一条命,焦裕禄去世后,更名为张继焦。
在纪念馆,意外发现有一块展板上展示了焦裕禄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 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很想知道焦裕禄同志写日记的具体情况,特意请教张继焦馆长,但这次研学实在仓促,研学团仅仅在兰考短暂停留不到两个小时,便驱车赶往安阳。
笔者得知焦裕禄同志的亲密战友张钦在兰考人民心目是同样伟大的英雄,甚至在人民心中更加伟大的英雄,在他逝世后有十万老百姓自发为其送葬,还有老百姓自发在其墓地树起纪念碑林71块。
三、中国文字博物馆
9月23日上午9时许参观了位于安阳市北关区人民大道东段656号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这是笔者第三次参观。
中国文字博物馆源于郑州大学文字学专家王蕴智教授2002年12月5日给时任省长李克强的一封建言信,得到李省长的批复落实建设于甲骨文的故乡安阳。王教授的建言本来只是给文字安个家,或在被安阳或在漯河或郑州充其量是一家省级博物馆。
而在该馆立项过程中,几经波折却创造了奇迹,最后经国务院批准罕见地升级成国家级博物馆而落户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地级市,成为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143亩,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2007年11月2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期工程开工,2009年11月26日正式开馆。
筹建中国日记博物馆是中国日记人的共同梦想,借鉴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成功经验是此行最具意义的,两个博物馆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考察过程中,讲解员曾提到注明天干地支的记录才更具意义,其实这就是日记写作的意义。古时候,中国没有阿拉伯数字,那时的日记与当今不一样。
四、红旗渠
9月23日下午,赶到林州参观了红旗渠。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英文名Red Flag Canal)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工程于1960年2月开工,1960年3月6日到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
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红旗渠修建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它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五、西柏坡
9月24日上午,参观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旧址。
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
1948年5月26日,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决战,并在1949年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
周恩来总理评语道“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挺进北平。临行前毛泽东把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和警卫人员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腐化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 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在西柏坡,笔者竟然看到1938年洛阳特委书记陈少敏的图像。提起陈少敏,可能有些人会不知道这个人谁,但是一提起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估计没有人会不知道这个人。陈少敏和刘少奇又有怎么样的联系呢?其实,陈少敏就是那个惟一没有举手同意开除刘少奇党籍的传奇人物。陈少敏是新中国民主进程中一位可歌可泣的真正的共产党员,值得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