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初识传播学》社会渗透理论>
二月份以来一直在家,真正的生活随着几乎停摆的工作慢慢展开来。没有焦虑,觉得就是天赐的时光,更加接近人性和自我。两个月来陆续看完《货币金融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万历十五年》以及全套的《哈佛中国史》,在看邹振东教授的《弱传播》时候,突然发现从未仔细研究过传播学,而自己已经在一家跨国广告巨头从业10年,秉信着要了解一门学科就从教科书看起的信念,找来传播学入门巨著《初识传播学》来看。读到关系发展这一部分,突然特别想要写点什么和人分享,毕竟我是在看《传播学》。
人类关系错综复杂,而从发展的过程来看,也不过就是从陌生人慢慢熟识,有的成为至交好友,大多数人分道扬镳的过程。我们为什么让人进入心灵,成为信仰,而让绝大部分人在真正了解我们之前离开?为什么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明明感觉有进展,却又兜兜转转踌躇不前?为什么明明很努力,也走不进一个人的心里?为什么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绝大部分的苦恼?
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这是人类千万年来的共同困惑。一百年前萨特就在论述和他人的关系,禁锢和自由时说:
“如果和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就只能够是地狱。”
至萨特至今,一百年间科技取得巨大发展,但关于人文,关于自己,关于我们怎么样避免掉入人际关系这个坑,却仍没有现成APP下载,用一键呼救解决问题。没有一蹴而就的亲密关系,关系在持续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耐心中,在时间这个范畴上非线性缓慢地生长。是否掉进地狱,收获什么,看智慧也看运气。智慧是理解我们需要努力学习认清现实,而运气则是,遇见那些关系,让所有努力物超所值。
多数人的人格呈现出洋葱状:最外层是那个看上去的你,高矮胖瘦,好不好看,从事什么工作;剥掉一层是偏好:爱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样的食物,听什么样的音乐,看什么样的书;再剥一层是目标和抱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信奉什么样的信仰?再深一层是恐惧和幻想以及最内部那个自我:我怎么看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关系形成的过程就像剥洋葱,我一层层扒开自己,和你分享个人经历,偏好,情感和秘密;作为回报,你也一层层扒开自己给我看。这样在你扒一层我扒一层的互动中,自我暴露弱点让我们彼此了解,彼此接近。
但自我暴露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着陌生人说我的人生目标是世界和平大概率会被人当成疯子,更不用说上来就讨论内心最深层的恐惧。大家都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试探:我告诉你我喜欢吃烤串,你会告诉我你爱喝啤酒还是想说垃圾食品让人变胖?纵然一开始大家总是相谈甚欢,毫无顾忌的交换无关紧要的兴趣爱好,不会影响我们想要塑造的自我:那个完美无缺的我。但交换内心不完美的时候会。
我们可能自己都不愿意面对内心最真实的恐惧,甚至是最真实的希望和梦想。那只是属于一个人的避难所。我们不知道,打开避难所后进来的是朋友还是灰狼?
所以我们剥了一些洋葱,有些没有剥。
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应该是人类行为最为遵从的规则:我们对一个人一段关系进行收益估计,收益越高越有动力:比如美女带来的美的心理补偿--光养眼就已经很舒服了,更不用说再来点善解人意抚慰心灵;又比如富豪带来的物质补偿--豪宅跑车,游艇飞机,再也不用担心不确定性带来生存威胁;比如仅仅是一个相貌物质平平但认可我们,支持我们的朋友,他带来的短暂的放松。这些都会让我们更加愿意投入和接近。
当然也能解释为什么美女和富豪并没有摆脱人际关系的魔咒?因为他们优越的自身条件带来的超高成本……
外表和物质作为最外层的信息,提供人际关系中初始的浅层收益……而深层收益则是共同的价值观,是对彼此内心深处的恐惧,期望以及自我的真正了解。怎样让关系的发展,突破障碍,走到这一步,都需要莫大的智慧。 怎样用耐性,智慧和对人性真正的了解,建立起有价值和意义的关系,是一件值得思考,有着十分划算的收益成本比的事。
每一段关系都有意义。它是人类最本性的的东西,我们在一段关系中共同创造了现实,也被自己创造的现实所改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需要寻找和发现,而需要我们去创造。
我们都是自己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