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部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于1900-1901年之间完成,是拉赫马尼诺夫经历从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康复,个人的婚姻生活开始的时候,因此整部乐曲是有明显的两种感情色彩,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的明显作者用的曲式的不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段开始钢琴由弱到强的敲击,配合汹涌而来的弦乐,宏大的气势透着一种悲凉沧桑的意味,像波浪一样向你涌来,正如俄罗斯作曲家梅特涅儿说道:每当第一下琴声响起,你就会觉得整个俄罗斯跃然奋起。让人唏嘘不已。这也是俄罗斯乐曲继柴可夫斯基之后,浪漫派音乐保持着浪漫、大气、和俄罗斯民族音乐那种特有的悲切、哀伤、优美、旋律的音乐。听完开头,你就会跟我一样深深爱上这段音乐。并努力在寻找资料来了解拉赫马尼诺夫这个人。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
听这首曲子,里面最大的感受就是最后的那几声电子加农炮的响声,我听的版本是圣彼得保乐团的版本。据说当时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最后真的是用大炮演出的,场面由此可见着实惊人。当然,这首曲子因为如此震撼,特别是在如此巨大的音响冲击下,对于任何音响器材都是一个挑战,因此是广大音响试音必备光碟之一。
《1812序曲》是《1812年》的序曲。(这好像是句废话)1812严格说来是一首叙事曲,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根据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1812年的这一事件,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国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一开头的欢快的进行曲风格和最后的炮声是这部作品的两大两点。
亨德尔的《弥赛亚》(这一段是转载的)
提起十七世纪的音乐,一般多会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巴赫。但是常常又免不了提起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亨德尔。
要讲亨德尔,就必要要讲巴赫。这位音乐史上的祖师级传说级天才级人物充满了每一本音乐教科书,即便是儿童教科书。而另外一位天才级人物,亨德尔就未必享受这个待遇了。那个时代的两个双子星座,出生仅相差26天,出生地点也仅相差150公里。但是为何在音乐史上的待遇有如此差距,这大约与两个人的生活道路和创作方式有关。
大家都知道,巴赫生活的经历比较坎坷,而亨德尔正相反。亨德尔爱好交际,很早就在意大利获得了成功,在英国也声名显赫。巴赫却是跌跌撞撞的学习音乐,从来没有过一位正式的老师,都是通过自己的各处云游向当时很多有名的音乐技师学习演奏技巧。亨德尔对于英国的音乐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而巴赫不仅在德国,更是对于世界的音乐潮流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个开端据说是巴赫花了三个月时间在以为管风琴演奏师那里回来之后,曲风发生了改变,当时的评论家是这样评论的:庄严的主调下面产生了不和谐的声音。我像,这大概就是巴洛克音乐的本质吧,个性化的东西开始产生在那个年代。
亨德尔也是一位开拓音乐潮流的大师,但是跟巴赫相比,创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歌剧,而最著名的歌剧莫属于这部《messiah》,而这部歌剧最出名的段落就是《哈里路亚》。这不作品是集过去主调音乐大成者,庄严,严肃,与一些教堂音乐一样,弥漫着上帝感化人的氛围。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
那天中午,阳光很好。但是听了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感动之极,思乡之情陡生。
那种感觉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这里的生活都是惬意,这里的阳光很明媚,这里的秋天很舒服,但都不是我的,我只不过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我没地方落脚。
我怀念家乡的春天,虽然春天淫雨霏霏,我怀念家乡的风景,虽然房子很贵;我思念家乡的人,虽然他们并不是那么的完美。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伟大之处特别在于它的诞生是信念和传统的斗争。
当时柴可夫斯基创作它的时候,遭到了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的强烈讽刺,并被责备地一无是处。
但是这部乐曲仍然以它旺盛地生命力得到了尊重并流传千古。
这是一部和交响曲相媲美地协奏曲,这样地音符在贝多芬之后已经很难听到了,贝多芬的《命运》第一段”命运在敲门“,而这里,就像是”幸福就是激情“。
他是19世纪俄罗斯,甚至是欧洲钢琴音乐的颠峰之作。
老柴一生以这样的饱含开朗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作品实在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