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从网络某处无意间看到这句话,深思良久。
后来这句话广为传播,显然在无数女孩的心中泛起涟漪。
细细想来,谁长大都是要离家的。所以又有说法,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但这句话强调了性别,可以有多种解读。
因此有了提问:什么时候,你觉得女孩子长大是没家的。
我发表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自认没资格回答。
我曾经说过,比不幸是没有尽头的。
在网络上看过无数悲苦女孩子的不幸童年,穷困潦倒,不被父母喜爱,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在家呆过,长大后直接被父母赶出来。
结果我那颇为矫情的回答有人赞同,有人感同身受。
二
我的家庭很平淡,没有过多不幸,虽不富裕,也能保证吃喝。
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很难改变,父母们都下意识认为女儿总有一天要嫁出去,所以母亲早早为我准备嫁妆。
嫁妆多少往往意味着在婆家的地位。
母亲为我攒了十万嫁妆。后来家里经济周转出了问题,欠了大笔钱。
我叹道,这下是穷得喝西北风了。
母亲说:“嫁妆我还留着。”
在那种困境下,母亲至始至终不想动用嫁妆。后来实在没办法,把钱用了。
母亲很沮丧。过了几年,又对我说:“我已经在攒了。”
就跟铆劲为儿子买房一样,因为关乎婚姻大事,母亲一直没忘记我的那份。这与那些从出生就无人在意的女孩显然是不同的。
是因为母亲一直惦记着我出嫁,让我感觉没有家吗?
不是。事实上这是令人动容的亲情。
三
那么,哪一瞬间感觉女孩子长大了没有家呢。
是在家里呆着时,想换掉房间的窗帘或桌子,或者想拿家里的一点东西。
父亲(母亲)严厉说道:“你以为这是你家?你要一直住在这里吗?”
这不止我一人,很多女孩都遭遇到,都因这句话而沉默。
可以确信,大部分女孩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大要离开家,到别的地方去。八、九岁时玩过家家,基本都会尝试结婚嫁人的游戏。
父母明明说了一个事实,听者却像心海里被投入了巨石,溅起水花。
是不愿接受现实吗?
我思索了很久,认为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没有办法单独指出来,现代诸多文艺作品,影视或者小说,或者儿童文学,如果是关于家的,温馨向的。
作品里都有这样的体现:亲爱的,如果你在外面过得不开心。回家吧,家是你永远的港湾。
传统文化对家是很在意的,要求和睦团圆,平安喜乐。但家分裂成两个,成长的家并不属于孩子,属于父母。你呆得太久,只剩责备。
成家的“家”,才属于长大后的孩子。但成家后的生活不如意,父母也不会安慰,只劝你隐忍,这样才能打造和睦之家。
并没有避风的港湾。
我明白自己为何如此伤感,我认为家是一个人的灵魂归处。家不该让灵魂不得安宁。
这个念头诞生时,不可能思着远在未来的家,而是这个从小就看见的家。大人却认为自己呆的家并不属于孩子,硬生生从中剥离。
常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容纳了童年成长的家才是最有治愈能力的。
我希望未来无论身处何方,在外哪怕住茅舍,我内心的家一直都在。但母亲驱赶了我,表示这个生来成长的地方从来不属于我。
于是,我的灵魂飘离,浮沉不安。从很早时,家中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我深深感到无家可归。
整个成长生涯,我都用无意间得知的古埃及文化来安慰自己:世间的住宅不过是旅店,坟墓才是永久的居室。
四
真正而言,落魄的女孩子才是没家的。
家可以从无到有,自己打造。我们能依靠的终究是自己。许多女孩对家的定义早已冲破传统文化的禁锢。
热爱独居,选择自由。一个人也是家。
喜欢极简,家里空无一物,依旧是热爱的家。
不是小公寓。也不是阴面的大公寓。也不是哪一个男人的房子。也不是爸爸的。是完完全全我自己的。那里有我的前廊我的枕头,我漂亮的紫色矮牵牛。我的书和我的故事。我的两只等在床边的鞋。不用和谁去作对。没有别人扔下的垃圾要拾起。
只是一所寂静如雪的房子,一个自己归去的空间,洁净如同诗笔未落的纸。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芒果街上的小屋》
我仍然深信家是一个人的灵魂归处,家是让灵魂安宁的永恒之地,而灵魂无需寄托于他人。
所以在当代,鼓励女孩努力多赚钱没有错,这样女孩长大才有家。
文/怪旅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