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地址:http://littlecheesecake.me/blog-in-cn/13805674/efficiency)
【写给如我一样工作时间自由的“创造者”】
一个月之前,我决定改变我的不良作息习惯——熬夜调程序到四五点,中午起床,跳过早饭直接吃午饭,下午才开始一天的正常工作。经过一个月的调整,现在我可以一点钟之前就轻松入睡,早上也能较早的自然醒。可是我发现我的工作效率却大大的降低了,这是怎么回事?
Paul Graham提出的一个观点似乎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管理者和创造者时间表的差异。管理者会按照小时来划分时间,预先在每一个固定时间段安排好计划——一个演讲,一个会议或者一次私人会面。管理者安排工作时会看着他们的日程表,在任何合适的时间空档插入新的任务,简单又高效。但是有另一类人,被称为创造者,如程序员和作家,他们工作时需要一长段不被打扰的时间,一般需要以至少半天作为一个时间单位来计算。有过编程经验的人知道,一旦开始写代码,很难停下来,如果不得已被打断,需要很大精力才能重新进入状态。所以创造者讨厌突然的干扰,如邮件,会议甚至下午茶时间,这些干扰会毁了他们整个半天甚至一天的工作计划。说到这里不得不分享下面这张经典图。
再看看Paul Graham怎样描述他当年创业时一天的生活:
"我在九十年代创业之初时,不自知的用了一个时间管理小技巧来安排我的一天。每天晚饭之后我开始写程序到深夜三点,因为夜晚的时候没有人来打扰。接着我会睡到第二天的十一点左右,再去办公室处理“公务”,直到晚饭时间。从前我并没有仔细想过自己这样安排时间的原因,现在才发现其实我高效的把一天划分出了两个完整的工作日:中午到傍晚遵循管理者的时间表,傍晚到凌晨遵循创造者的时间表。"
这个观点让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决定认真的反思一下自己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看看效率降低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我用不同颜色把各类活动画在了一个时间轮盘上,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我把一天的活动分成了四类:
产出:码代码调程序,读论文写论文
办公:回邮件,见学生,开会,喝茶吃点心闲扯淡。
休闲:聚会运动画画写博客听歌追剧上网
睡眠:zzz。。
下面的时间轮盘记录了我从前“不健康”的一天。最高产的时间段总是在深夜十分。原因有几条:没有其他干扰更容易专注,并且感觉疲惫的时候更需要专注。更重要的是,一旦开始工作就形成了一种惯性力量,不完成某一个特定任务就不愿轻易停下——无人打扰又没有严格时间限制的深夜很适合这样的工作态度。夜晚的六七个小时时间被非常高效的利用了。
在努力调整了作息时间之后,我的时间轮盘变成了这样。还是七个小时睡眠,产出时间表面上看似乎还增长了。但是问题也很明显了,现在我希望用下午的时间来完成最“困难”的工作,可是我没有意识到这段时间里充满了各种不可避免的干扰,邮件,会议,见学生,喝茶闲聊,甚至下午的阳光都让人觉得不能集中精力。虽然我还是没有浪费夜晚的时间,在睡前几小时也会努力再做点事。尽管这时没有了中断和打扰,但是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实在有点不够用——惯性刚刚形成就又不得不停下,因为生物钟催促我该洗洗睡了。
我当然不想继续以前“不健康”的作息,并希望可以在保持健康生活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为了高效的利用时间,应该尽量避免产出时间和办公时间的交叉,有意识的降低外界的干扰,当然这也需要适当的计划和更强大的自律能力。下面的两个时间轮盘可以参考。如果想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如屏蔽掉一切休闲活动,推迟一切可以推迟的琐碎事务,找一个安静角落从下午工作到夜晚。当然有时我会觉得这样的高强度实在是吃不消,那就放自己一下午的假,从傍晚开始,也是一段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
好了,写到这里。当然说起容易,做起来才知道有各种阻力和变数,在实践中自省自律,努力成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