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考完试了,所以现在在这里敲着文字心里无比舒畅.
很久之前跟朋友探讨过一个话题:我们人生中到底会经历多少考试?
后来到现在才知道,生活中的考试才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检验。
昨天有小伙伴发给我一篇文章,题目关于“孤独”,她说“你可能需要”
我一看题目,其实没有看文章。我已经不想看了,因为我觉得“孤独”这两个字从来没有在我的生活里出现过.我才发现,可能很多人对于“独处”和“孤独”还是划等号的.所以,我没有办法去一一纠正大家的思维,因为无法改变每一个人的理解.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一定是建立在她所接触的世界和眼里所看到的东西,是有一个维度的,每个人的维度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会不同.
不过,这世界上的哪一种思维.都没有错.
先说说,我对“独处”的理解.简单概括就是“独处是为了更好的相处”
所以,在我的字典里根本没在阐述自己有多可怜,或者一个人在这边生活有多么难熬.痛苦肯定是有的,抱怨亦是存在的。我无法去操控它们,时至今日我仍然会在困难突袭的那一瞬间叹气,但我会马上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还有选择,选择面对,或选择放弃.
如果一件事情,最后连选择都没有.才算结果最好的时候,并且有些时候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都可能出现转机.
生活亦如此.
昨儿早上和国内报社的某位记者姐姐聊天,因为在社交网站上有幸认识彼此。
她向我讲述了她一个人住七年的故事,现在有了家庭后还会常常怀念那段日子
看到我,就想起了从前的自己. 有时候这种感觉真好,看着另一个人在经历着自己经历过的一切,就像力克在《人生不设限》中说到的:“我看见另一个我,这样经历我所经历的一切,我所做的事情变得更加有了意义”
于是我回顾了一下,我是如何在独居生活里一个人穿梭前行,
这些独居的日子带给我了哪些成长经验值,它们都实实在在的成为了我身上的烙印,并且在未来可能会成为我最好的勋章.
生活就是一场战争,一个人单枪匹马也不必慌张,过后跟自己说
“hey guys,你干的漂亮”这是我在心里无数次暗示自己的话,
自信从哪来,也就是有了经历这些事情的优先权而已. 对于每个留学生来说,
机会都是平等的,你怎样选择和怎样面对自己和生活,是你自己的事情.
从2015年开始独居生活,在法国搬了3次家.跟好闺蜜之前一起同住,后来因为她换了城市后,不得不一个人自己找房子搬家.
那是2015年的春季,因为一些小缘由.所以我们分开了,从初中到大学第一年,我的生活都是以“群居”为主,在家有父母,学校有老师,空闲时间有同学.
一直就是以这样的模式进行运转,我连在自己房间里思考的时间都很少。
所以小的时候,妈妈老是认为我是一个喜欢宅在家里的人.不太喜欢社交之类的东西,年龄有一些变化的时候有自己的社交原则:自己心里认定的朋友,再忙也会腾出时间给彼此见面的机会.如果不再是一个世界的人,请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朋友到底是不是必须要有?
很多人都会问我,独处是不是意味着与外界断开联系。
其实并不是这样,独处的本质是让你学着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学会有选择性的去对待你身边的人和事物。不再被外界所影响,应该有自己的空间.
这个空间无论是三维或者二维,抽象或者具体。都应该靠你自己去摸索.
认真负责的告诉大家,朋友是一定要有的.
一个人想要走的快,就一个人走;想要走的远,就必须去选择你的“同路人”
所以在选择之前,你一定要给自己腾出一定的空间去想,去思考。
哪一些社交关系需要维持,哪一些需要放弃。如果有违自己的原则,果断放弃.
所以我的世界里,有一个人安安静静过生活的时候,也有与一群人或者一两个人玩的很嗨的时候.这是真实的“自己”,我必须学会去清楚的认识我如何形成这些思维,如何做出这些选择.
以前觉得朋友必须要多,多了才有人脉,以后才会搭建更好的“自我平台”
后来才深刻知道,朋友一定要少而精.外界人物多余的存在只会干扰我的思维,看不清楚真实的自己,更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前行.
如果你是为了“交朋友”而去迎合各种社交场合,那可能.
你一辈子也没有时间去认识自己了.
这是“独居”带给我的第一个经验值.
学会和自己对话,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我第一次很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时候,就是搬家的时候。那时候一个人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袋子和几个大箱子,楼房的旋转楼梯就像一段一公里的快跑,那样的令人窒息.于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不够用。有时候提重物多了就会腰酸背痛,看着满屋子堆满的行李,难过的想哭.
但这些终究只能是我一个人来完成,任何人都没办法帮助我去处理好这些事情.
在外报喜不报忧,让父母安心的最好的方式是你真正在认真的过你的生活,
你有处理好身边一切麻烦的能力,你可以向他们寻求建议,但他们永远不会向在国内那样代替我去完成.
就是这样的一个我,渐渐地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脆弱.
原来我还是一个比较依赖别人的人,还是渴望有人来帮我.还是希望在黑夜里有人伸出一双手说:“我理解你,抱抱.”
可是最后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变得越来越难.或许有人会说“我理解你”
但那些真正懂的人好多时候却选择和你一起沉默,看着你怎样从低谷爬上来.
我还是一个没有习惯一个人的人,开始的时候会总想着往外跑
会总想着打电话看周围的小伙伴今天有没有聚会,我可不想一个人呆在家里.
无聊又难捱.可到今天,我最想回到的地方。
在法国,一定是我这个25平米的小家。
我还是是一个情绪化的人,容易着急.而法国人的做事风格显然是与我的性格相违背的,有时候我就不断安慰自己.
一定是自己的心急和情绪化是不好的方面,所以发生这些事情都是有它自己的原因,就是要一次次让我知道“你这样不行,你应该心平气和的去解决事情而不是一个劲儿的学着抱怨”,在初高中的时候,如果达到气急败坏的地步,我摔过衣柜,摔过寝室门,甚至与最好的闺蜜都吵过嘴(我俩后来在一节课上和好的时候,抱着哭在一起)那一次,我深深的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缺陷.
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的去认识自己的缺陷,想方设法的让我经历的事情给我最好的解释,迎合着自身的改变。且不为任何人,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会有露馅的时候,但我尽力而为,不畏人言.
有很多面的自己,也是真实存在的.有的时候疯闹,有的时候安静,有的时候喜欢脆弱性的表达自己.
作为常年一个感性思维思考的人,被很多人甚至身边的朋友贴上“标签”,
其实都无所谓,毕竟每个人看你的角度也不同.
无论平视,仰视,甚至俯视.那又如何.有的时候会被逗趣地说“你又要开始大篇幅的感叹了,你又要开始演讲了”,人生不设限,能思考出东西并能表达,
是我的幸运,与任何人都无关.
如果非得说每个人都必须“自私”一点,那我会为自己争取一些更多的“独处空间”
这是我现阶段觉得,最珍贵的成长片段.
它让我比任何时候都卑微,也比任何时候都坚强.
学会思考的能力
谈到思考能力,从感性和理性方面来说。我是一个极度不平衡的人,天生的感性思维者。可能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或许也与星座有那么一些联系.
喜欢看电视剧和听歌,或许从小到大就习惯性的用感性思维去看事情.
以前会觉得,这真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啊.到后来,我渐渐的清楚,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后天也可以慢慢调和的,我还在努力.不能说现在的自己已经达到想要的理想状态,但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经历的成长去努力调和两者的关系.
缺一不可.
过于理性的人,体会不到什么是快乐.大多是理想主义和悲观主义者
过于感性的人,体会不到什么是认知,大多是幻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者.
幻想主义和理想主义一定是有区别的.
我在学期修了一门课是关于人的“社会学”,我之所以觉得这么课太抽象就是将人剖析的太清楚,也或许是我们人本身就是一个“抽象”个体.
学会思考,会让你具备更多角度去看事情的能力。
认识到社会的不完整
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自己,也许也没想过这么快就可以认识到这个社会的不完整,接触它不同的阴暗面.
从小城市一下来到大城市,周围的人和事物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环境也相对变得更加嘈杂不堪.有的时候,会被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所揭示的人的本性而感到害怕.
一定有人不会感激你的善良,也会有人学着感激并给予你同等的美好.
这就是“能量交换法则”.很多时候的美好世界是自己构建的,
同样社会的不完整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有机会去从中找到“完整”的那一部分,
组成你自己的世界体系.
会有人不怀好意,也会有人在某一天给予你帮助,
都是无法预料的事情,如果哪一天发生了,请记得这个世界的本质.
它的本质就是,不够完整.
困难随时会降临,但你面对它们仍然有选择。
我经常会说,很多生活上发生的事情就像约定好了一般如期而至,而且是一同发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我独居生活的常态,所以我一直想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
一个人去医院,空荡荡的走廊,国外的医院人少的可怜。一条20米的过道可以走出几百米的漫长无力感。
一个人修下水道,一个搬家,一个人在买菜回家的路上因为下起瓢泼大雨而没能腾出一只手撑伞而只能快速奔跑.
一个人吃饭,经常掌握不好饭量.
一个人每次回国都拖着几十公斤的大件行李在机场飞速狂奔,
从国内回来后看见空荡荡的屋子满是失落。
一个人经历无故停电的寒冬,却只能缩在被窝里祈祷光亮.
有时候真的觉得,朋友的安慰特别的无力.特别是在我们都无法同一经历的情况下,大家说“恩,坚强一点会熬过去的”,也比不过自己对自己说的每一句狠话.
以前习惯了,大家的安慰甚至渴望大家的关心.
现在只是觉得,各自过好生活便是对对方最好的回馈,不应该用自己的痛苦去消耗他人的能量,在不能同经历的时候,
这样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一直都想告诉大家,面对这些事情实际你是可以选择的,你认为你很痛苦。但你要知道,在痛苦面前人人平等的事实。
痛苦的人是不会把痛苦分大小来看待的.
我有过一段时间在想,再快乐的时光也无人分享
岂不是一种浪费?
后来才知道,一个人有时候独享一些生活中的快乐才是最大的不浪费.
从这些快乐里,去找到另一面的自己.
何乐而不为?
开始懂得经营一个“小家”
当我无数次在超市里因为蔬菜或者水果的价格上涨而难以抉择的时候,我才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要如何精打细算.
这再也不是我眼里 只会是一个大妈干的家务事了.
我要学着去总结归类哪一些生活的必需品,蔬菜,水果甚至日用品的需求.
培养自己节约意识,在家里能不浪费水就少一点浪费,
节约意识和理财意识同等重要.
我开始懂得,一个人住的“仪式感”,一个小家也要温馨.
于是时常会享受晚上洗完澡躺在床上点着蜡烛看书的日子,
甚至去学习如何擦地板擦的更干净,如何选洗衣机的容量更有效率也更节省我的时间.
知道了衣柜,床,书架的正确安装方法.
于是,慢慢的在生活中.我再也不是一个白痴了.
体会到一个人的“幸福感”,关于“自由”与“时间”
如果你问我自由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你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可以say no.
自由在我看来,一定程度上我已经拥有了最大的人身自由,
每天的24个小时我都有自由去选择我想学什么,怎么支配从此高度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以及自律性.
每天6::00起床,比以往提前一个小时.不再赖床玩儿手机,
每天多学一点新的东西,不断刷新自己.
给了我“心灵自由”,同时我也赢得了更多时间.
关于“时间”,现在喜欢用最通俗的一点来讲,那就是:“时间就是生命”
这句话可一点不假,或许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越来越能发现你以前所抵触的所谓的被传透几条大街的“句子”还真是在理。
你以为的那些书呆子才看的儒家学说,是真的有它存在着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是在接触了时间管理的课程后,对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当我学习优化思维的同时,居然发现我每天可以挤出的碎片时间高达“五个小时”
而以往这五个小时,就被我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了.
实为可惜.
你要知道,你跑不过时间。
但一定可以最大限度的赚取更多的时间.
我会一直练习将高效时间与休息时间的分配与平衡.毕竟work hard 和play hard还是分不开.
独居的日子里,这两样东西都能带给我不断的“机会”
不断地为我的成长注入“动力”,让我在经历上就与别人不一样.
这些事情,看似琐碎.实则不然,你一定要善于发现它们背后的价值.
学会断舍离,学会去删除和清理一些不必要的人和事物,
构建自己的基础和原则,去更好的经营自己的生活.
成为自己的主人
大多人都说,一辈子最想到达的目标就是:成为自己
这是多少人不断努力的方向.
对自己的生活有发言权也是在你经历之后才会拥有的东西,
有人说,看你成长的厚度,用那些经历换取你的资本.
事到如今,无论过去的自己如何。
有人记得与否,对于我来说那都是上辈子的事.
我有权选择丢掉,或者铭记.
不知道这段独居的日子还能有多久,但我确实非常想让大家能够从独居的生活里体会到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内心的自在和精神上的安静.
这个世界随时都有各种声音影响你,甚至现在很多人还依旧迈不出一个人生活的步伐.
大家大概都听说过“外国的小孩从十多岁起,父母就要求他们搬出去住了”
如果连自己一个人独自生活都没有勇气,以后恐怕经营不好一个大的家庭.
先找到自己,才能更好的与他人相处.
不必想到你一个人单枪匹马有多狼狈,那明明是我眼中最感慨万千的画面.
也许你会问,选择把《Be alone.独处》做下去的意义,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
它就是我的“另一个自己”,既然我体会到了独处的快乐,
它也让我爆炸性的成长,为什么不将它传递分享给更多人.
享受这个经验值累积的过程.
你知道的,有伤的地方要多动才能更加适应痛苦,
你会更加强大.